2015语文练习试卷讲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语文练习试卷讲评

古代诗词: 1、表达了南方爱国志士对北方骨肉同胞的思念之情和对他们坚持抗争的声援,以及无法收复中原的苦闷。情感寄托物是归鸿。鸿雁,是一种候鸟,春季自南方飞往北方。鸟可以飞回,人却不能回去,真是情何以堪。词人委托北去的鸿雁带去口信,向长期处于金人统治下的宋朝遗民表示慰问,个中滋味,难以尽表。 2、词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河破碎图。宋金前线,边声悄寂,防务废弛,更何谈恢复的准备。昔日大好河山,沦落敌手,哀鸿遍野,了无生机。奢华的宫殿,满目凄凉。(2分意思大致对就可以得分。) 感情基调是沉痛、悲愤的。(1分) 练习十四 语基训练 1、无 2、C 3、A 4、D 5、友情就像浩瀚大海上的灯塔,能照亮迷茫的前路; 友情就像茫茫沙漠中的水滴,能滋润干渴的心灵。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飐,爱煞江南。 (1)试简要分析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1)动静结合。 江上烟波荡漾,山中雾气氤氲,动静相映,更显烟水迷茫的韵致;(1分)画檐连接不断,残荷丛生,安静恬淡;(1分)沙鸥飞舞,珠帘漫卷,给画面增添了几许摇曳之姿;(1分)画船驰来,酒旗招展,宁静之中显出浓郁的生活气息。(1分)动静结合突出了江南的美丽可爱。(1分)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飐,爱煞江南。 (2)古典诗歌的意境,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你认为此曲属哪一种?简要举例分析。 (2)(3分)应为“有我之境”。(1分) 这首元曲看似描写客观景物,但处处有“我”。如“看沙鸥”就是“我”在看;“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淡”也包含着“我”的感受;“爱煞江南”更是“我”情不自禁的情感表白。(2分,任举一例即可。) 2015 语文练习评析 练习一 语基训练 1、B 2、C 3、C 4、D 5、请仿照下面的示例,继续以“书”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 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孩子意志坚强。 书不是航标,却会使人们明确方向; 书不是枪炮,却会使军人斗志昂扬。 古代诗词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吟笼莺 纳兰性德① 何处金衣②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①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②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1.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是怎样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 答:本诗前两联是从三个方面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从动作方面描写黄莺被迫在笼中栖息,从心理方面写黄莺在笼中焦躁不安,从声音方面写黄莺在笼中感受不到春的温馨而悲啼的情状。所以,虽未提一“笼”字,但也写出了“笼”这个特殊环境对莺的影响。 古代诗词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吟笼莺 纳兰性德① 何处金衣②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①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②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2.简析本诗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答:作者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借黄莺表达了虽处在金衣翠幕之中,虽长有一样的翅膀,纵然在同样的季节,却受到雕笼的束缚不能一样展翅高飞,寄托追求自由而不得的不满,怀才不遇(或“白白浪费青春年华”)的怨恨。 练习六 语基训练 1、C 2、B 3、C 4、D 5、示例:梦想是雨露,润泽着我们干涸的心田;梦想是春风,唤醒了我们蛰伏的灵魂;梦想是清泉,涤荡着我们世俗的思想。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 “跳”这个词写出了雨水打在荷叶上又反弹起来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之急、雨之大。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上阕诗人梦中泛舟西湖花底,看到的是满湖烟水,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