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小数学游戏教学法
數學遊戲評量設計 第二組 OMS096101 陳亭宇、OMS096102羅文虹 OMS096109陳曉竹、OMS096111歐瑞蘭、OMS096125康金雲 報告大綱 數學遊戲評量的意義 曉竹 數學遊戲評量之優缺點 瑞蘭 數學遊戲評量的原則 文虹 遊戲評量的計分 金雲 數學遊戲評量設計實例探討 亭宇 數學遊戲評量的意義 一 遊戲的定義 二 遊戲特徵 三 遊戲理論 四 遊戲的種類及要素 五 數學遊戲與教學 一、遊戲的定義 遊戲的定義 :(林羿姍,1996) Piaget(1962)認為遊戲是一種行為其目的是在獲得快樂,是一種無組織的行為,也認為遊戲具有啟蒙的作用。 Garvey(1977)認為遊戲的特性是好玩的、無外在目標跟自願參加的。 Sutton-Smith(1979)則認為遊戲是一種自願參加、無目標導向的活動。 一、遊戲的定義 Froebel(1887)認為兒童可藉由遊戲將內心的隱藏的表現出來。 Deway(1938)則主張兒童是為了遊戲而遊戲,在遊戲時只是將直覺表現出來並無其他目的。 Burner(1960)認為遊戲可以強烈表現出現實的模式,而遊戲被當作過成人的生活的預習。人出生後,最早體驗的即是遊戲,很多本能是都是藉著遊戲來學習的。 一、遊戲的定義 詹棟梁(1979)參照人類學家Martinus Jan Langeveld 論述提出:兒童的世界就是學習的世界,兒童在遊戲中學習具有三種涵意: (一)開放的意義,公開的共同生活、工作。 (二)無拘無束的意義,兒童在遊戲,不受限制 地嘗試其心中所嚮往的想法。 (三)創造的意義,兒童如同藝術家,透過遊戲來創造遊戲。 由以上論點,兒童應多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學習,如此才能開發兒童的潛能。 二、遊戲的特徵 遊戲應具備下列五項基本特徵(潘慧玲,1991): (一) 非實際性(nonliterality):遊戲的時空是透過想像的,自成一個系統,特定的人、事及物在特殊的定義或關係之下,形成一種暫時性的組合。 (二) 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遊戲中不可避免的緊張成分,可能也會帶來不安、挫折、無奈的負面情緒,遊戲者為了完成目標,過程是艱辛的,但是心情卻是愉悅的。 二、遊戲的特徵 (三)過程勝於結果(process over product):遊戲的本質往往是十分簡單。例如在下棋的過程中,參與者不斷地接受挑戰,要綜觀全局,不斷地做出智慧的決策,一般而言,下棋的過程中獲得的經驗是遠於結果的勝負。 (四) 自由選擇(free choice):遊戲是自願的、非強迫性的,個人擁有非常充分的自主權,隨時可以加入或退出。 (五)正面性的情意(positive affect):遊戲的魅力,在於其能讓人沈湎於想像的國度裡面,欲罷不能,有一玩再玩的衝動。 三、遊戲理論 遊戲理論可以年代來做分野,將其區分為二大類:(郭靜晃譯,1994;詹志禹,1997;廖素霞,1992) (一)「古典理論」,指的是1920年代以前的理論。 (二)是「現代理論」,指的是1920年代以後所發展出來的理論。 三、遊戲理論 (一) 古典理論 古典理論多是以哲學式的反省為其立論基礎,可細分為四種: 能量過剩論 休養鬆弛論 重演論 本能演練論 三、遊戲理論 古典理論分述如下: ?1. 能量過剩論:以F. Schiller 、H. Spencer 為倡導者,主張遊戲的目的在消耗過剩的精力,尤其是能量過多時,以免積累反造成個體的壓力,如遊戲活動是產生於個體在工作之餘仍有過多的精力時。此理論的缺點為無法解釋為何兒童在精疲力竭時,仍會想玩遊戲。?????????? 三、遊戲理論 ? 2. 休養鬆弛論:以M. Lazarus 為倡導者,其主張遊戲的目的在儲存能量以供工作所需,因此,工作時所耗損的能量,可藉由遊戲或睡眠來補足。Patrick(1916) 聲稱遊戲以幫助個體讓疲乏的心理得到鬆弛。 三、遊戲理論 3. 重演論:以G. S. Hall 、L. Gulick 為倡導者,主張遊戲的目的始自原始本能,在消除不適於現在的原始本能,遊戲是複製或重演人類的進化史,由低等向高等演化的歷程。此理論的缺點在無法解釋兒童藉由遊戲對未來世界的想像,如太空梭、外星人等。 三、遊戲理論 ? 4. 本能演練論:以K. Groos 為倡導者,主張遊戲的目的是個體練習和準備未來成年生活所需的技能。McDougall(1923)認為遊戲由本能需求所衍生的活動,兒童藉由一種安全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