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9例抗菌药相关性腹泻临床研究
89例抗菌药相关性腹泻临床研究【摘要】 目的 探讨我院抗菌药相关性腹泻((Antibacterial associated diarhea,AAD)的发生、预防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内科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5月1日发生AAD的临床资料。查询病例均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或之后出现腹泻,以老年患者、儿科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为主;发生AAD的抗生素中常见致病药物包括: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克洛、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等,均为静脉滴注给药;北京306医院儿科郑成中无抗菌药相关性腹泻的死亡病例。结论 医师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应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加强对患者监测,尽量减少长时间大量的使用抗生素,同时使用口服微生态制剂和止泻药等预防AAD的发生。
【关键词】 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相关性腹泻
抗菌药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diarrhea,AAD)是由于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破坏了人体正常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致病微生物过度繁殖而引起的腹泻[1]。根据病情程度不同,可分为单纯腹泻、结肠炎或伪膜性结肠炎。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内科住院A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如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采集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入选病例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所患疾病、住院天数)、导致抗菌药相关性腹泻的药物、临床症状、治疗情况等进行调查。
1.2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5月1日我院内科诊断为院内抗菌药相关性腹泻患者89例 (诊断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学》诊断标准[2])。其中男57例(64.04%),女32例(35.96%),年龄2~82岁(其中65岁的67人;平均住院时间为35.42 d(10~122 d)。患者分别来自呼吸科、儿科、干部病房、老年病科、康复科、血液肿瘤科、肾内科、神经内科、消化科、心内科。其所患疾病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40例(44.94%),肾病 15例(16.85%),脑血管病合并感染10例(11.24%),冠心病合并感染9例(10.11%),癌症8例(8.99%),消化系统疾病7例(7.87%),其中22人患用前肝功能异常,15名患者肾功能异常。
2.2 临床表现
多为单纯性腹泻,呈稀便43例(48.31%)、粘液便33例(37.08 %)、不成形便9例(10.11%),严重时有发热、腹痛、粘液脓血便或脓血便4例(4.49%),重症患者可并发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
2.3 病原学检查
本组患者粪便普通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其中24名患者粪便涂片中发现真菌孢子。其他65名患者粪便涂片结果为球杆菌比例失调(少部分G-杆菌、大部分G+球菌)。
2.4 引起抗菌药相关性腹泻的药物
本组患者的药物用量均在说明书规定的正常用药剂量范围内,给药方法均为静脉滴注。其中第三代头孢菌素25例(28.09%)、喹诺酮类17例(19.10%)、青霉素类16例(17.98%)、碳青霉烯类 10例(11.24%)、第四代头孢菌素8例(8.98%)、第二代头孢菌素5例(5.62%)、大环内酯类5例(5.62%)、其他3例(3.37%)。应用抗菌药治疗后腹泻症状平均在用药7 d后出现,其中5 d的为13例(14.6%),5~10 d 的为32例(36.0%),10 d 的 44例(49.4%)。
2.5 治疗情况
本组AAD患者均立即停用了引起AAD的抗生素,服用微生态制剂及止泻药(金双歧和思密达),应用黏膜保护剂、补充体液和钾盐,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输入血浆、白蛋白等加强支持治疗;因病情需要不能停用抗生素的病例,均改用窄谱或加用对CD(难辨梭菌)敏感的抗生素(甲硝唑或万古霉素);最终治愈率为100%,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本组89例AAD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8∶1,年龄2-82岁不等;能引起AAD的抗生素种类较多,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提示AAD患者增多的原因与临床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的频率过高有关。
本组ADD具有下列临床特点:(1) 临床症状难与其他原因的腹泻相鉴别,因此诊断依据患者临床症状、粪常规及细菌培养等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腹泻;(2)抗菌药应用时间长,联合使用种类多;(3) 好发于各年龄段,发病与性别无关;(4) 本病发生的危险因子,除与不同的抗生素和应用抗生素时间长短有关外,还与患者状况(基础病的严重度或者多种疾病并存、高龄(60岁以上)/低龄、免疫功能低下、使用制酸剂、过去有否肠道疾病、住院时间长短、有否外伤、手术、鼻饲)等有关,同时还与环境因素(住院、长期护理、ICU病房或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