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09例儿童胃镜检测结果研究及胃镜护理配合要点
909例儿童胃镜检测结果研究及胃镜护理配合要点【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胃镜检测结果临床特点及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909例儿童由专科医生及护士相互行配合行胃镜检查。结果 909例患儿胃镜检查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102例,十二指肠球炎17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炎516例;消化性溃疡87例,其中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51例,复合溃疡15例,球部多发性溃疡15例;,HP阳性率33.7%,0~2岁组0%(0/24),2~5岁组20%(27/135),5~8岁组28.7%(99/345),8~12岁组42.2%(138/327),12~16岁组46.2%(36/78);结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为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病种,消化性溃疡发生率8岁后发生率明显增加,较8岁前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2 P1年188例。?
1.2 医护配合行胃镜检查具体方法
由内镜室专职护士配合医生做胃镜:患儿于检查前禁食水10 h以上,检查前测血糖,为预防低血糖必要时可适当补充葡萄糖液,除消化道异物外,由护士协助医生均予1%地卡因咽部麻醉,5 min后开始检查;上消化道出血者,如无休克及其他禁忌证,在就诊24 h内检查。患儿左侧卧位,头下枕头与肩平,由护士固定头部及放置口垫,并使头部略后仰,以减少内镜插入时的阻力,胃镜头沿舌根中线顺咽后壁轻柔、迅速插入,插镜通过咽部时防止镜头偏向两侧;检查时,允许一位家长陪同检查,以起安抚患儿作用,同时护士要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面色反应情况,并于必要时提醒操作医师注意。常规取胃窦大弯或后壁距幽门5 cm以内黏膜标本2块分别做幽门螺杆菌(HP)快速尿素酶试验,并与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标本同做病理学检查,胃镜及病理学诊断参照1997年昆明会议“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诊断治疗推荐方案”[1],HP诊断标准:①快速尿素酶试验,②血清HP-IgG抗体测定,③组织切片W-S银染色法,若三项中两项阳性者为HP感染,异物患儿如胃镜下黏膜无明显异常,不予活检。?
2 结果?
除少数患者有面部少量毛细血管破裂,咽部擦伤,出冷汗外无严重并发症。所有909例检查均获成功。结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102例(11.2%),十二指肠球炎171例(18.8%),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炎516例(56.8%),消化性溃疡87例(9.6%),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1例,复合溃疡15例,球部多发性溃疡15例, HP检测891例,阳性300例(33.7%),消化道异物35例(3.9%),门前瓣膜症1例(0.1%),胃扭转14例,(1.5%),胃息肉4例(0.4%),异位胰腺5例(0.6%),未见异常15例(1.7%);≤8岁组504例中消化性溃疡21例,发生率4.2%;8岁组405例中消化性溃疡66例,发生率16.3%,≤8岁组患儿与8岁组患儿消化性溃疡发生率有显著差异(χ2=12.72 P8岁组儿童消化性溃疡发生率增高。HP感染儿童中HP感染率一般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平均每年约增加1%左右,但不同人群差别很大,一般在5~8岁出现抗体阳性率的明显增高[2],本组HP感染率为33.7%;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炎的发生率和年龄差别都不明显,分别占11.2%和18.8%,但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炎确明显提高,占56.8%。?
3 讨论?
儿童上消化道疾病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不少疾病发病率较高,儿童反复发作性腹痛为常见主诉之一,本组909例患儿中有564例占62%,其中以上腹部痛为主占多数(408/564), 在检查结果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炎占多数(390/564),与文献报道相符[2], 儿童反复发作性腹痛胃、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为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儿童常主诉不清,故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尤其在低龄儿童更易漏诊[3];胃镜检查技术在儿科的应用,为上消化道疾病患儿提供了准确可靠,方便及时的诊断方法,并可作镜下直视治疗,实用价值高;在内镜室专职护士的默契配合下,本组909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检查。儿童上消化道壁薄弱而柔软,容易破裂,操作者必须具有熟练的内镜检查技术和儿科临床实践经验,专职护士也经过专科的培训和进修,达到和医生默契而又熟练的操作配合,提高了患儿检查的安全性,减少了患儿痛苦,本检查优于X线检查,对上消化道疾病应作为首选的诊断手段,但由于患儿对检查有较强的恐惧心理,往往不能合作;国外学者在儿童胃镜检查时常术前用镇静剂或麻醉剂,以利于检查顺利进行[4,5]。本组909例患儿仅行异物钳取术时使用少量镇静剂外,术前对专职护士的沟通能力也是一项考验,对患儿进行耐心的说服工作,检查时随行家长的安抚,加上充分的咽部麻醉大都能得到患儿的合作,顺利完成检查。因此,此项检查的应于临床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