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临床观察.docVIP

90例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0例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90例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伴有明显临床症状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莫雷西嗪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2组的基础情况相似,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观察治疗前后2组动态心电图和QT离散度(QTd)的变化。所有病例均获随访。 结果加味炙甘草汤组对24 h Holter监测室早的疗效也略优于对照组,但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能轻度缩短患者的Qtd和QTc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加味炙甘草汤有抗室性早搏作用,与莫雷西嗪的疗效相当。长期应用比较安全。? 【关键词】加味炙甘草汤;莫雷西嗪;室性早搏 ? 炙甘草汤为汉?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来源选自医院2002年5月至2005年12月心内科门诊及病房频发室早患者90例。? 1.2纳入标准年龄21~75岁,窦性心律伴需药物治疗的室早患者,24 h Holter检查平均室早数>60次/h并具随访条件者。? 1.3排除标准心力衰竭(NYHA Ⅱ级以上),近3个月内有心肌梗塞史,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炎,风湿热或细菌性心内膜炎;心率≤60 次/min,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室内阻滞和房室阻滞,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持续性室速,有R on T现象;QTc≥400 ms;低血压[SBP≤100 mm Hg];洋地黄中毒;重征糖尿病;严重肝肾疾病;低钾血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4中医辨证按照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93年)《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治疗原则》,临床上可分为气阴两虚、阳虚湿阻、肝肾阴虚、心肾不交、气滞血瘀五型。治疗组中气阴两虚型18例,阳虚湿阻型6例、肝肾阴虚型9例、心肾不交型6例、气滞血瘀型7例。对照组气阴两虚型15例,阳虚湿阻型7例、肝肾阴虚型8例、心肾不交型8例、气滞血瘀型6例。? 1.5资料遵循随机对照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所有病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18例,女28例;平均年龄(48.29±17.70)岁;病程6个月至9年,平均(4.3±3.2)年,冠心病12例,心肌炎后遗症1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原因不明(含神经官能征)11例;对照组44例,男15例,女29例;年龄(44.78±13.55)岁;病程4个月至11年,平均(4.5±3.4)年;其中中冠心病14例,心肌炎后遗症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原因不明(含神经官能征)12例。2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6药品来源医院药剂科监制加味炙甘草汤(炙甘草?25 g,党参20 g,桂枝9 g,生姜9 g,生地25 g,麦冬10 g,麻仁10 g,大枣10枚,酸枣仁15 g等)。莫雷西嗪由东北第五制药厂提供,50 mg/片(批号:010801)。? 1.7治疗方法在休息、避免激动、吸烟等刺激因素和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并在停用抗心律失常药5个以上半衰期后,治疗组以加味炙甘草汤加减:气滞加炒枳壳,陈皮,半夏;阳虚加仙茅,仙灵脾,补骨脂;肝肾阴虚加枸杞子,山萸肉,菟丝子;血瘀加丹参,红花,桃仁;湿阻加厚朴,苍术;心肾不交加黄连,肉桂,煅龙骨。上方水煎取汁200 ml,分3次饭前空腹服用,1剂/d。对照组口服莫雷西嗪600 mgd(200 mg 3次/d)。治疗4周后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结束试验。在治疗过程中,每周门诊随访1次,询问病史、体检、记录不良反应、用药情况及相应实验室检测。每2周复查心电图1次。? 1.8QTd和QTcd的测量以12导同步心电图机,记录走纸速度为25 mm/s,测定7个导联(包括至少3个胸导联),每个导联测定3个QT间期,取均值,QT间期最大值(QTmax)- QT间期最小值(QTmin)=QTd。按Bazett?s公式求得QTcd。? 1.9早搏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1993年制定《有关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显效:心律失常消失或减少90%以上;有效:心律失常减少5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10致心律失常的HOTTER诊断标准(参照Morganroth提出的药物致心律失常诊断标准[1]):①出现新的心律失常(持续性室速、尖端扭转性室速、多形性室速);②原心律失常加重(用药前室早100/h者,用药后室早数增加3倍以上;用药前室早0.05),见表1。? 2.22组治疗前后QTd和QTcd比较? 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3例于后期出现恶心、食欲不振,1例出现头痛。治疗组2例出现食欲不振、胃脘胀满。由于不良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