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探析及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探析及应用【摘要】 目的 分析儿科护理特点,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自2008年2月始,对来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483例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结果 实施个性化护理之后,本院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护患纠纷发生为零。结论 个性化护理一种创造性、人性化、有效的护理模式,体现了护理对生命的关爱。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儿科护理; 护患关系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医疗保健的服务要求日益增高,护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由于儿科护理对象的特殊性,更需要对传统的护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为了提升本科护理质量,提高护患满意度,本科自2008年2月以来,对来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483例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在本科住院患儿483例,其中男患儿312例,女患儿171例。0~6个月患儿93例,6个月~2岁患儿192例,2~5岁患儿111例,大于5岁患儿患儿87例。
1.2 方法
对483例患儿实行个性化护理措施,并在患儿出院时,由主治医生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患儿家长填写时医护人员主动回避,完成后放到密闭反馈信箱,最后由调查者整理归纳,统计结果。
1.3 结果
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483份,实际回收调查表477份,满意468份,较满意7份,未填写2份,满意率为96.9%,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
2 个性化护理措施
2.1 营造病房温馨气氛
2.1.1 病区布置 美好的环境就像无声的语言,可以拉近护患距离。将墙壁用粉色、浅绿等颜色粉刷;在病房走廊上,在孩子视线能及的地方粘贴各种儿童画、卡通画以及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形象。病房内温度适宜,摆放一些彩球和小玩具,制造一个温馨和谐安全的环境。温馨的环境,能减缓、消除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同时也缓解家长焦虑的心情。
2.1.2 温情服务 对于患儿来讲护士扮演着母亲、姐姐、老师、朋友等多种角色,是典型的亲情式护理。护士在工作中能微笑服务、热情、主动、耐心、及时,在操作中充满爱心、温情,能给患儿带来良好的感觉,使患儿感到家庭般的温暖,让患儿积极配合治疗。
2.2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方式 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具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因此护士应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
0~6个月婴儿出生后需要得到安全感和可依赖性,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允许父母在婴儿视线范围内,用感知给予婴儿安慰,如用母亲般温柔的声音交谈、轻柔的抚摸、给予安慰奶嘴等。进行疼痛性操作时可酌情给予镇痛剂以控制疼痛或不适[2],在刺激性操作后搂抱抚摸婴儿。
6个月~2岁较大的婴儿可以逐渐能把疼痛经历与事物、地点、成人联系起来,再次遇到时会哭闹反抗,因此实施疼痛操作时尽量避开婴儿床边。操作时,护士要善于观察婴儿情绪,及时安抚、鼓励,操作结束后应对患儿的表现给予认可,有助于患儿配合后面的治疗。
2~5岁学龄前期儿童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若给予动手机会并认可其表现,将会获得孩子的信任。护理操作时,鼓励父母陪伴,并用口语化的语言向患儿解释治疗的目的,对患儿的配合治疗的表现及时肯定。
大于5岁童年期的患儿追求的是自我能力的肯定,进行操作时,可以将2个或多个需要相同操作的患儿放在一起,让他们相互讨论、相互鼓励、相互比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3 针对入院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刚入院时。患儿家长比较焦虑、紧张,同时对医护人员的持怀疑态度,既希望孩子能有效救治,又怀疑医护人员的能力水平,此时护士暂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沟通,简单介绍下医院情况、医护水平,增加家长的信心以及对医院的信任。
入院1 d内。由于此时各种治疗已经开展,家长情绪有所稳定,护士可以适当的沟通方式,对父母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介绍疾病知识、转归、目前的治疗方案、预后、服药的剂量、用法、时间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进一步增加家长的信心,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向家长介绍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合理预防疾病等相关内容。另外,对家长的叙述要认真倾听,以便获取患儿更详尽准确的资料,对家长的需求和想法,要逐一沟通解决。
入院1 d后到出院前。主要为疾病的治疗阶段,此时,家长的重点落在疾病的转归,若患儿病情好转,护士要及时告知家长,如若病情迁延反复,也应该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获得家长的理解。这段时间内,护士还面临着催款问题,面对家长的不良情绪,护士要微笑和平的解释,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达到催款目的。
出院指导。为出院患儿建立电话回访制度,并提供主治医生、护士的姓名和电话,嘱咐家长如有不适及时联系,同时一周后主动打回访电话问候,让家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两种方法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对比研究.doc
- 两种方法治疗卵巢早衰94例临床效果研究.doc
- 两种方法修补楔状缺损疗效比较.doc
- 两种宫内节育器临床观察比较.doc
- 两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结果研究.doc
- 两种方法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临床效果比较.doc
- 两种分娩镇痛方法比较研究.doc
- 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影响.doc
- 两种术式治疗直肠前突对比探究.doc
- 两种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