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对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用西医(对照组)方法治疗。结果,对治疗组42例患者治疗四周后,结果显示:视力明显提高;眼底渗出及出血吸收率为89%;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渗漏减轻36.2%;臂至中央动脉荧光素流经时间为11.39±0.92秒;全血低切粘度为8.86±1.60,还原粘度8.18±1.16,纤维蛋白原0.36±0.06,总有效率86.2%。以上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既能及时控制病情,又能稳步提高视力,防止复发,是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中西医结合;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共82例(82只眼),分为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组42例(42只眼)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1~70岁,平均47.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41天,平均22天;根据Hayreh分型标准[1],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12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0只眼(其中非缺血性20只眼,缺血性10只眼),对数视力2.5~4.8,平均值与标准差为3.72±0.55。对照组40例(40只眼)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3~71岁,平均48.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40天,平均22天;阻塞分型: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12只眼,中央静脉阻塞28只眼(其中非缺血型17只眼,缺血型11只眼);视力2.3~4.6,平均值与标准差为3.30±0.51。
1.2诊断依据
①患眼视力明显减退;②视网膜水肿、出血,出血斑块间有棉团状灰白色渗出物,或黄斑部星芒状渗出;③视乳头水肿、充血,边缘模糊或被出血遮盖;④静脉高度迂曲扩张,血柱呈分段状瘀滞;⑤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可见充盈迟缓及荧光渗漏。
1.3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口服中药处方:当归、川芎、党参、黄芪、丹参、葛根、黄芩各15g;红花、昆布、海藻、赤芍各12g,据其初期(出血期)、中期(瘀血期)、后期(恢复期)进行加减,每日1剂,分2次服,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1疗程后判断疗效。停药休息4天,续服第2疗程,以巩固疗效。西药治疗:①病初给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300ml,每日1次,8-10天为1疗程,炎症引起者给予抗生素及地塞米松10mg静滴,每日1次,5-7天后改为5mg,每天1次,续用3天,出血稳定后加扩血管药物,如维脑路通等;②据眼底荧光管造影情况早期光凝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视力、检眼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血流变学、纤维蛋白原检查。
1.4疗效标准
根据视力、眼底出血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变化评定疗效[2]。显效:视力提高4行以上,检影镜下眼底出血基本吸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基本正常。有效:视力提高2-3行,或视力无变化,但眼底出血大部分吸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有所改善。无效:视力增减1行,眼底出血吸收不明显,并有较多硬性渗出物出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无改善。以上视力小于4.0者,每提高0.1计为1行。
2结果
2.1 视力
治疗组42例(42只眼)视力下降1行者2只眼,无变化者3只眼,提高2~3行者26只眼,提高4~5行者9只眼,治疗后视力为4.1~4.7,平均值与标准差为4.3±0.2。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2.3眼底出血及渗出吸收情况
治疗组出血及渗出部分吸收和完全吸收者41只眼(88%),而对照组为25只眼(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9 《海滨小城》课件(共28张PPT).pptx VIP
- YDT3168-2016 公众无线局域网设备射频指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pdf VIP
- EPC总承包项目实施要点.doc VIP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表格教案.pdf VIP
-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汇编和职责汇编.doc VIP
- 2025湖北武汉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出资企业招聘3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pdf VIP
- 勘察机构设置(框图)、岗位职责.docx VIP
-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验收规范 QGDW 11486-2022.docx VIP
- 工程协调与配合措施.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