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y方法和ARMA法在低频振荡模式辨识中的适用性比较 Comparison of applicability in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mode identification between Prony and ARMA.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rony方法和ARMA法在低频振荡模式辨识中的适用性比较 Comparison of applicability in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mode identification between Prony and ARMA
第30卷第3期 电力自动化设备 V01.30No.3
Electric
PowerAutomation Mar.201 0
囝 2010年3月 Equipment
Prony方法和ARMA法在低频振荡模式
辨识中的适用性比较
吴 超1,陆 超1,韩英铎1,吴小辰2,柳勇军2
(1.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2.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23)
这2种方法进行不同类型信号适用性的比较研究。在介绍2种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比得出其在信号建
模思想、模型参数估计原则上存在区别.进一步将这2种方法应用于处理36节点系统仿真明显扰动激励后
系统响应信号和类噪声信号。对低频振荡模式辨识结果进行系统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ARMA法具有更好
的适用性。
关键词:低频振荡;模式辨识:适用性:Prony方法:ARMA法
76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ARMA法各自原理研究和方法完善上.基本未涉及2
0引言
种方法对不同类型信号的适用性研究。因此.本文提
随着大型机组快速励磁系统的采用以及电力
性的对比研究.在比较2种方法基本原理不同点的
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互联,低频振荡问题日益突
基础上.将其分别应用于处理明显扰动激励后系统
出,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I-羽。正确
响应信号和类噪声信号.系统比较了低频振荡模式
分析低频振荡特征参数是有效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
Area辨识结果.从而给出不同类型信号情况下Prony方法
荡的重要基础。广域测量系统WAMS(Wide
和ARMA法适用性的基本规律。
Measurement
System)的出现为大规模互联电力系统
的监测、分析和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WAMS可以在1 Prony方法
同一参考时间框架下捕捉到系统各地点的实时动态
信息。基于WAMS实测信号可以辨识得到当前电力
系统低频振荡的真实特性.一般而言.实测信号可分 组具有任意振幅、相位、频率和衰减因子的减幅谐波
为2种形式:一种是明显扰动激励后系统响应信号。 项所组成的序列Ix(n)}来逼近,如式(1)所示。
由系统内某种短时大扰动引起:另一种是类噪声信
二(厅):∑P6i露:∑PAie筒e妇+j2聊)Aln
号.由系统稳态运行时持续存在的负荷投切等随机 f=l i;1
性质小扰动引起。Prony方法和自回归滑动平均
ARMA(Auto Average)法是2种
RegressiveMoving
常用的低频振荡模式辨识方法。其中,Prony方法多
数,Aj为模式幅值,0i为模式初相位,%为模式衰减
用于处理明显扰动激励后系统响应信号。文献[3]首
因子,卮为模式频率,为时间间隔。
次提出将Prony方法用于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 Prony方法采用误差平方和最小为模型参数估
析。文献『4.5]成功将Prony方法应用于离线处理电计原则.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EMFC的自增湿膜电极结构和性能研究 Study o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a self-humidifying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in PEMFC.pdf
- PEMFC电堆的三维热力耦合数值仿真 Three-dimensional thermal-mechanical couple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ulti-cell PEMFC stack.pdf
- PEMFC电堆内部水结冰、融化及冷启动过程的研究 Study of water freezing and thawing process inside PEMFC stacks during cold start.pdf
- PEMFC碳载体抗腐蚀能力研究 Study of carbon support corrosion in PEMFC.pdf
- PEMFC直条流场水分布可视化研究 Visualization of the water distribution in straight flow-field in transparent PEMFC.pdf
- PEMFC组件CCHM电极的制备与性能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catalyst coated hydrophobic membrane for PEMFC.pdf
- PEMFC膜电极组件关键材料的回收 Recycle of key materials of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for PEMFC.pdf
- PEMFC阴极排水的研究 Study on water discharging in the cathode of PEMFC.pdf
- PEMFC输出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方法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valuation method for PEMFC performance.pdf
- PEMFC金属双极板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metal bipolar plate for PEMFC.pdf
- Prony法在同步发电机参数辨识中应用 Application of Prony method to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synchronous generators.pdf
- Prony算法在汽轮机调节系统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Prony Algorithm Applied to Steam Turbine Governing System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pdf
- Proteus 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开发中的应用.pdf
- PRTV涂料对绝缘子串交流冰闪电压的影响 Effect of PRTV Coating on AC Flashover Voltage of Ice-covered Insulator Strings.pdf
- PRTV涂料对玻璃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特性的影响 Impact of PRTV Coating on Voltag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lass Insulator String.pdf
- Prony算法在电力系统暂态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Analysis of Power System Transient Signal Based on Prony Algorithm.pdf
- PRP燃烧技术在热电厂锅炉上的应用.pdf
- Pr层厚度对纳米级FePrCu多层膜巨磁阻的影响 The Effect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GMR in FePrCu Multilayer Films.pdf
- PR控制器对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的均压研究 PR Controller Influence on Voltage Balance Control for Three-level Inverter.pdf
- PS-based架构的线扫描影像检测系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