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在慢性病防治中实施心理疏导成功体验.docVIP

全科医生在慢性病防治中实施心理疏导成功体验.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科医生在慢性病防治中实施心理疏导成功体验

全科医生在慢性病防治中实施心理疏导成功体验摘 要 目的:分析并探讨全科医生在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实施心理疏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存在情绪问题的患者44例,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进行测试与调查。结果:在全部被测查的患者中有70%~80%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其中中度与重度患者40%~50%左右。结论:全科医生在社区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疾病的重视程度,并做好筛查工作,必要时需将患者及时转诊至专科医院接受治疗。 关键词 全科医生 慢性病防治 心理疏导 成功体验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087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explore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process of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clinical effects.Methods:44 cases of hospital outpatient emotional problems of patients admitted from November 2010 to June 2011 using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determination table(HAD)test and investigation.Results:70%~80% of patients in all measured investigated in patient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anxiety or depression,which accounted for about 40% to 50% of moderate and severe patients.Conclusion: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in the community to strengthen the emphasis on patients’ mental illness,and do a good job screening,if necessary,when the patient timely referral to a specialist hospital for treatment. Key Words General practitioner;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Psychological counseling;Successful experience 在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全科医生经常会遇到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因此全科医生在为社区提供卫生服务的过程中要向患者提供生理与心理等全面的服务,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患有冠心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其临床疗效通常和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情绪是否稳定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倘若全科医生能够适时给患者做出必要的心理疏导,将可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为此,2010年11月~2011年6月收治存在情绪问题患者44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全科医生在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实施心理疏导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1月~2011年6月收治存在情绪问题患者44例,对这些患者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进行测试与调查[2]。全部参加测试与调查的患者中包括男6人,女38人,平均年龄47.2岁。将情绪问题划分为等级:≤7分为正常、8~10分为轻度、11~14分为中度、≥15分为重度。见表1。 结 果 测查结果:在全部被测查患者中有70%~80%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其中中度与重度患者40%~50%。这表明全科医生在社区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疾病的重视程度,并做好筛查工作,必要时需将患者及时转诊至专科医院接受治疗。 例1:患者,女,66岁,就诊症状为阵发性心前区闷痛,既往史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高血压病2级及冠心病。患者主述每次发生心绞痛、高血压均与心情不好有关,原因为其业绩优秀,但因学历问题始终未评上高级职称,因此退休后经常想起此事,每次都心情郁闷,引发高血压发作与心绞痛,甚至需要入院给予静滴硝酸甘油方可缓解。经分析该患者属于情志不舒以抑郁为主造成心绞痛及高血压反复发作的典型病例。针对此类患者的境遇与心情应给予充分理解,并帮助其正确分析怎样去看待人生中的各种不如意事件。 讨 论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心身性疾病的患者而言,倘若不能正确对待疾病,其情绪将出现较大的波动,这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