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游离皮瓣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剪刀游离皮瓣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

剪刀游离皮瓣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摘 要 目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皮瓣游离方法的改进,降低皮瓣坏死发生几率。方法:2010年~2011年收治行乳腺癌改良术患者62例,其中37例应用剪刀游离法,25例应用电刀法,对两组病人术中出血及术后皮瓣愈合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用剪刀游离法术后皮瓣坏死情况低于应用电刀法游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结论:用剪刀游离皮瓣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乳腺癌 剪刀游离皮瓣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096 Abstract Objective:the improvement of flap surgery methods in breast cancer’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and reduce the risk of flap necrosis.Method:from 2010 to 2011,62 cases of t in breast cancer’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cases,37 cases of application of scissors,25 cases of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knife,then compared study about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leeding and flap healing.Result:with scissors free spell flap necrosis is lower than electric knife fre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mpared to blood loss,the two groups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48).Conclusion:scissors free flap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of breast cancer’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Key Words breast cancer;scissors free flap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首选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是乳癌改良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游离范围广,切除乳腺组织后留下巨大的创面,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是该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1]。皮瓣坏死范围大小不一,甚至有术后大片状的坏死,延长了住院时间,推迟了化疗时机,给患者进一步带来精神和身体的痛苦。对乳癌手术皮瓣的游离方法进行改进,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2011年收治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2例,随即选择其中37例施行本术式,年龄34~72岁,平均48岁;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21例、Ⅲ期10例。 手术方法:根据原发肿瘤位置选择横梭形切口或竖梭形切口,切缘距肿瘤3cm切开皮肤、皮下及浅筋膜层,可看到切口下明显隆起的乳腺组织,切开勿深,掌握好层次,出血较少。然后开始游离皮瓣,首先在皮缘用7号线缝针以备牵引皮肤,每根缝线间隔5cm每次助手牵拉3~4根线,使被游离的部位尽可能呈一平面,术者用弯组织剪快速开合推进,要点是弧形的剪刀头端切线方向与皮肤平行,剪刀将其上的皮肤顶高0.5~1cm,快速推进剪切,至需要到达的部位。然后同样的方法继续游离相邻的部位,游离后明显的出血点用血管钳钳夹后暂时放置不管,创面用干纱垫填塞压迫。继续游离对侧皮瓣,游离完成翻转皮瓣可看到皮下附着薄薄的1层脂肪组织。 主要观察术中出血及术后皮瓣愈合情况:⑴术中出血:出血量70~180ml,平均125ml。⑵术后皮瓣愈合情况分为3级:①Ⅰ级:皮瓣无坏死,色泽正常或暗红渐转正常;②Ⅱ级:皮瓣边缘细条状坏死,宽度<05cm;③Ⅲ级:片状坏死直径5cm以上。本组Ⅰ级28例,Ⅱ级9例,Ⅲ级0例。 结 果 与同期电刀方法游离皮瓣25例乳癌改良根治术相比较,年龄及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及术后皮瓣愈合情况,见表1。 讨 论 通过皮瓣游离方法的改进,感到本游离方法简单易掌握,皮瓣厚度比较均匀,在浅筋膜层游离,浅筋膜包含脂肪,皮神经、浅血管、浅淋巴管,游离后皮瓣翻转可见真皮下附着极薄的脂肪。游离过程中注意营养血管的及时钳夹。多在以下位置有血管穿出:①乳腺内侧部位,胸廓内胸骨旁1cm处多有2~4支稍粗穿出;②肋间后动脉支分布在乳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