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二指肠外瘘21例临床治疗处理研究
十二指肠外瘘21例临床治疗处理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外瘘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患者禁食、胃肠减压、控制感染、胆汁回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使用全胃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生长抑素等治疗。结果:通过多种治疗,临床处理困难,病死率在20%左右。结论:早期诊断、及时纠正内稳态失衡、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是全身治疗的基础。彻底引流,是提高肠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关键词】十二指肠;外瘘;控制感染;引流
1概念
十二指肠外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肠外瘘,多为上腹部手术和腹部外伤后并发症。由于十二指肠大部分深居腹膜后,又有胆管和胰管与之交汇,再加上病因不同,同样是十二指肠外瘘,表现形式与转归可有极大的不同,有的极易治疗,有的并发症繁多,治疗复杂。临床处理困难,病死率在20%左右。
2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山东省沂水县许家湖镇中心卫生院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十二指肠外瘘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9.5岁。本组患者均经瘘管造影、胃肠造影、B超、CT或手术探查确诊。瘘口位于十二指肠残端5例,球部3例,水平部3例,降部8例,降部与水平部交界处2例。医源性肠瘘12例,外伤性损伤9例。其中合并胰腺损伤2例,肝脏破裂1例,脾脏破裂2例,横结肠损伤2例,失血性休克3例,四肢骨折3例。伤后24 h内手术4例,超过24 h手术3例。未手术患者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抗生素,有引流管者保持引流通畅,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3治疗方法及结果
患者突发上腹部或右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并牵涉至右肩背部,伴恶心、呕吐、腹胀、发热、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脉搏增快、外周血WBC计数10.0×109 L-1。其中7例自腹腔引流管有胆汁样或浑浊淡黄色液体引出,引流量不减少反而增加。3例出现中毒症状和休克,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本组患者禁食、胃肠减压、控制感染、胆汁回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使用全胃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生长抑素等治疗,7例(33.3%)非手术治疗获自愈;14例(66.7%)手术治疗,早期采用瘘口缝合加空肠浆膜补片和大网膜覆盖处理,建立通畅的胃、十二指肠减压引流,空肠营养造口术,后期作单纯肠瘘修补术、肠袢浆肌瓣覆盖修补等术式。
本组21例中并发腹腔脓肿3例,反复腹腔内大出血1例,肠粘连、肠梗阻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2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2例,切口感染3例。18例痊愈出院,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MODS,病死率14.3%。
4讨论
4.1十二指肠外瘘早期诊断
对有右中上腹部损伤史,出现局限性甚至弥漫性腹膜炎者,应高度警惕十二指肠损伤。B超、CT示腹膜后血肿、积气、腹腔积液,腹腔穿刺液呈血性或胆汁色有助于诊断。文献报道,对胃十二指肠及胆道手术后2~5 d出现右上腹痛伴有压痛及肌紧张,持续发热及白细胞升高,背部疼痛,超过正常术后反应时限和程度时,尤其是经切口或腹腔引流见胆汁色引流液,出现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应考虑十二指肠瘘。本组有2例死亡患者为复合伤,他院未能及时诊断转诊较晚所致。
4.2控制感染
感染是导致肠外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引流不畅是导致患者持续腹膜炎、高病死率的根本原因,感染的控制主要在于建立通畅的引流,将高酶、高腐蚀性的十二指肠液引出体外,使弥漫性瘘变为可控制的局限性外瘘。不管何种术式,十二指肠肠腔的有效减压及瘘口周围通畅引流非常重要。本组1例伤后3 d出现中毒症状,术后死于感染性休克,教训深刻。
4.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
疾病早期,由于消化液的大量丢失,加上感染致组织水肿、渗出,往往易导致水电解质失调,酸碱平衡紊乱和负氮平衡。每例患者均建立颈内深静脉插管通道,予全胃肠外营养(TPN),通过3 L袋静滴;另外血浆及人血清蛋白交替输入,维持患者的营养支持,可使患者的胃肠道分泌液量减少,这样既可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又增强免疫力,促进瘘闭合。但长期TPN会带来代谢紊乱,导管感染,肠黏膜屏障损害及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而肠内营养则可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故一旦瘘得到控制,应尽快过渡至肠内营养,早期经鼻肠管或空肠营养管滴入,约72 h给予能全力500~1 000 mL,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滴注速度,缓慢24 h维持或用泵注射,患者均能耐受。胆汁通过外瘘收集后,双层过滤,回输到鼻空肠管或空肠造瘘管内。
4.4生长抑素合理应用
生长抑素与肠外营养同时应用,可降低肠瘘日流出量的80%~90%,促进肠外瘘的愈合。对日流出量300 mL,应在先控制感染与应用营养支持的前提下再考虑应用生长抑素,早期给予足量治疗,待日流出量300 mL可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措施(修).doc VIP
- 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部分试题.pdf VIP
-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pptx VIP
- 第6单元 美丽乡村—我学会了吗 (课件)2025-2026学年度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22G101-1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pdf VIP
- 《古希腊哲学思想及其影响:大学西方文化教案》.doc VIP
- 山东-造价文件汇编.pdf VIP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攻略 [2].doc VIP
- 主题活动——1200张纸有多厚(课件)2025-2026学年度青岛版(六三)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