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古诗四首
归
园
田
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最为出名。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 。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辞官归隐后的农家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主题思想;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交待劳动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B.三、四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务农。“荒秽”各种杂草。 C.五、六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沾衣湿。 D.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作只为了获得好收成。 ;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实后虚,相互衬托,完美和谐。 B.“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十分自然冲淡,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 C.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营造出一种醇美的诗意。 D.以“衣沾”代写躬耕的所有艰辛,是因为归隐生活的乐趣大于辛劳,故才“不足惜”。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素有“诗佛”之称。而且兼有书、画、音乐之长,他在艺术上熔诗歌和绘画为一炉,构成独特的风格。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色彩鲜明,意境恬淡,无论山水田园诗,还是边塞诗,有事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使至塞上》写作背景;单车/欲/问边,;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主题思想;渡荆门送别;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人称“诗仙”。
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代表作《行路难》《将进酒》《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尽管李白有的诗歌也隐含着人生如梦、纵酒狂欢的???丧情绪,但不满于社会和政治的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诗篇的主旋律。???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与杜甫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介绍创作情况;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首联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颈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尾联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主题思想;登岳阳楼(其一) 作者:陈与义;写作背景;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理解诗意:;
;根据提示填写诗句:;根据提示填写诗句:;主题思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