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哺乳期置T型宫内节育器致节育器异位8例临床研究
哺乳期置T型宫内节育器致节育器异位8例临床研究【关键词】宫内节育器; 哺乳期;异位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广大妇女易于接受的节育器具,目前已成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其使用率占世界IUD避孕总人数的80%,是世界上使用IUD最多的国家[1]。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有感染、节育器脱落、带器妊娠、节育器嵌顿或断裂、子宫穿孔、节育器异位。以子宫穿孔及节育器异位最为严重。IUD离开正常子宫腔,称宫内节育器异位,包括IUD部分或全部嵌入子宫肌层或异位于腹腔、阔韧带者。现将本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10月之间因哺乳期放置T型环致节育器异位而收住院的8例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例病例全部在户口所在乡镇卫生院上环,年龄在24~32岁,均在哺乳期放置.其中顺产后3个月放置3例,顺产后4个月放置2例,顺产后6个月放置1例;剖宫产术后6个月放置1例,剖宫产术后8个月放置1例。
1.2 就诊情况
1.2.1 有自觉病状(下腹闷痛或腰骶部酸痛)而就诊者3例,计划生育定期检查行B超检查宫内未见节育器者3例(其中经本院复查B超发现IUD异位1例;行CT检查发现2例),因意外怀孕B超检查时,宫内未见节育器,药物流产后就诊本院复查B超,发现IUD异位2例。
1.2.2 置器至就诊时间3个月~2年。
1.3 取器方法 8例病例术前均经CT检查初步定位,经腹腔镜取器6例,剖腹取器2例。
1.4 典型临床病历 患者28岁G2P1,于2008年1月剖宫产1足月女婴,产后8个月在当地卫生院放置IUD,自觉术中腹痛剧烈,伴恶心,无呕吐,阴道出血量少.术后腹痛缓解,阴道出血持续1周干净,上环后月经正常,偶感下腹闷痛.上环后半年因早孕行B超检查提示:宫内妊娠,未发现节育器,行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于2009年8月在本院B超提示:陶氏窝内长条状双线状强回声(节育器异位?),行盆腔CT检查示:紧贴子宫后壁与结肠前壁间见绝育环影,位置偏高偏后。行腹腔镜检查术,术中见子宫后壁左上方与直肠壁致密粘连,粘连团内见异位节育器两端及尾丝,分离粘连后取出节育器,手术顺利,术后4 d出院。
2 讨论
2.1 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原因
2.1.1 带铜T型宫内节育器(TcuIUD)是我国目前首选的宫内节育器,为聚乙烯含钡T型支架,在纵杆或横臂上套以铜管,在子宫内持续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铜离子,增强抗生育作用,放置时间可达10年以上,以Tcu220C及Tcu380A应用最广[2]。T型IUD较硬,具有棱角的横臂,如放置不当易穿透肌壁造成异位。
2.1.2 哺乳期由于子宫缩小,肌壁变软,手术者未能正确掌握子宫位置、大小、方向,术中操作不当,放置IUD时用力过猛,造成子宫损伤也是IUD异位的主要原因。
2.2 IUD异位的诊断
2.2.1 X线检查 X线盆腔平片检查,此法可以提示IUD是否存在于盆腹腔中,但难以精确定位。
2.2.2 B超检查 超声检查不受IUD制作材料的限制均能显示,常用测量IUD上缘与子宫底之间距离来判断IUD在宫腔的位置,检视IUD有无嵌顿在肌层,属于部分嵌顿还是全嵌顿,嵌顿在子宫壁哪一部位[3]。
2.2.3 宫腔镜检查 能直视IUD在宫腔的情况,但IUD完全嵌入宫壁时则很难发现,且无法发现异位于子宫外的IUD。
2.2.4 CT及MRI 对远离子宫的异位IUD检出有帮助,可了解IUD嵌入宫壁的部位、深度、长度及是否穿破浆膜面,在IUD异位诊断上准确性高。
2.3 异位IUD的处理 异位IUD通常无症状,多在随访、带器妊娠或取器时发现,但也有部分患者腰酸不适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异位腹腔并损伤脏器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与体征。.异位的IUD一经发现,应尽早取出,取出的方法与途径可根据异位的部位不同而定。凡IUD嵌入浅或较深子宫肌层,均可经阴道用刮匙,取环钩,血管钳等牵出,有时还可剪断拉直后取出。当取出有困难时,可在B超监视下取出。当发现IUD大部分已在宫外或盆腔者,如位于子宫直肠窝可经阴道后穹窿切开取出,否则宜选用腹腔镜或剖腔探查针对性处理[4]。
2.4 预防
2.4.1 IUD术前应仔细询问病史,查清子宫位置,谨慎操作。同时选择合适的节育器类型、型号及放置时间。最好在月经干净后1周内,避免人工流产后或产后哺乳期内放环。宫颈紧时应充分扩张宫颈后放置。术后严格随访制度,带环后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至少随访1次。通常的随访是腹部的X线透视,但行B超检查是最安全的检查方法,它能直视宫内节育器在宫腔内的位置,能及时发现宫内节育器异位.
2.4.2 本文8例患者均在哺乳期上环,是因为本地区计生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