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婴宁》看蒲松龄对《庄子》哲学的接受——《婴宁》哲理之道家诠释.pdfVIP

从《婴宁》看蒲松龄对《庄子》哲学的接受——《婴宁》哲理之道家诠释.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ofHuaibeiNormal V01.34No.1 第34卷第1期 Journal University andSocialSelences) Feb·2013 2013年2月(Philosophy 从《婴宁》看蒲松龄对《庄子》哲学的接受 ——《婴宁》哲理之道家诠释 高 深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耍宁是一篇以人狐恋爱为题材的爱情小说,其创作目的不是描写一个离奇曲折的爱情故事,它也不 是以描摩人性荚为目的的小说,而是借助耍宁入世的经历、性格的发展,诠释人生哲理,寄托作者的人生理想a此人 生理想是作者人生经验的结晶,反映了作者深厚的道家哲学素养。与庄子得道成全的人生理想深相契合。 关键词:‘耍宁;‘庄子;哲理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3)01-0099—02 要宁是聊斋志异中最优秀、最独特、最难懂的 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按而后成者 文言短篇小说之一,虽然也是一篇以人狐恋爱为题材的 也。【I】‘1 爱情小说,但又与‘聊斋志异中的其他的爱情小说迥 “将”即。送”,与“迎”字对言;。撄”即。扰乱”、“触犯”,如: 异。一般的爱情小说往往以男女主人公喜结秦晋而告终, 庄子·在宥:。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按人之心。【l】卯孟子 ‘耍宁)则不然。在王生与要宁结婚之后,作者还以较大的 ·尽心下:。虎负隅,莫之敢按。竹【2】对于。按宁”,宋人林希 篇幅对要宁的形象进行刻西,不仅写了。墙下恶作剧”,还 逸解释说,“撄扰而后见其宁定,故日按宁。”f31庄子认为, 写了。对生零涕”。。墙下恶作尉”写出了婴宁由。无时不 “成”与“毁”是人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事物本身无所谓好 笑”到。矢不复笑”的性格的变化;。对生零涕”,表面上是 坏,没有。将”与。迎”和“成”与“毁”的区别,。成”中有 交代婴宁身世,实则是推进要宁的性格发展。这说明,‘婴 。毁”,“毁”中有。成”,。成”与。毁”是辩证统一的,此即所 宁)的创作目的并不是描写一个离奇曲折的爱情故事。 谓。按宁”,意为“撄而后成”。 有人说,‘要宁是以描摩人性美为目的的小说,它塑 人的成热(得道)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生活中经历 造了一个天真烂漫的狐女要宁,寄托了作者的真情赞美 挫折、磨难、雕琢之后才达到的。在‘大宗师篇中,女偶论 和向往。但是,要宁的性格最终发生了很大转化,由“无时 得。道”的过程为:“参日而后能外天下”、。七日而后能外 不笑”到。矢不复笑”,再到。对生零涕”。那么,到底哪个阶 物”、。九日而后能外生”、。而后能朝彻”、。而后能见独”、 段的要宁性格是作者所钟情的呢?都不是。前期的要宁, 。而后能无古今”、“而后能人于不死不生”,经过这样若干 作者借鬼母之口说:。若不笑,当为全人”;对后期的婴宁, 阶段,才达到“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 作者又流露出无限的遗憾,借王母之口说:。人罔不笑,但 成也”的。按宁”的境界。在天运篇,庄子也形象地指出 须有时。”可以说,小说并不是以描摹人性美为目的,而是 。道”不可以直接授受的道理。他说: 借助耍宁人世的经历、性格的发展,诠释人生哲理,寄托 使道而可献,列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 作者的人生理想。此人生理想既是作者人生经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