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风景体验与现代诗歌的诗性构成——以1950年代云南军旅诗人为例.pdfVIP

边地风景体验与现代诗歌的诗性构成——以1950年代云南军旅诗人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14)一 边地风景体验与现代诗歌的诗性构成 ——以1950年代云南军旅诗人为例 马绍玺 中国新诗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是一个被诗歌界长期忽略了的问题。少数 民族地方性知识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现代中国新诗的发生与发展?在参与过程中,地 方性知识作为主流文化的“他者”,又是如何被积极吸纳和主动过滤的?如何看待少数民 族文化与现代中国新诗诗意的生成与生长?所有这些都有待诗歌研究者深入探讨。本文 以云南边地风景体验与1950年代云南军旅诗人诗歌的繁复关系为个案,对上述问题做一 个探讨。 1950年前后,当共和国的历史刚刚翻开新的篇章的时候,一批年轻的知识分子投笔 从戎,怀揣新生共和国的豪情与自信,随第二野战军来到西南,开始了他们新的军旅生 活与新的文学生命。新诗史上,通常把这批诗人称为“西南边疆诗人群”①。在云南,这 一诗人群的主要组成者有公刘②、白桦③、周良沛④、杨非、张昆华,等等。他们都以自 ①“西南边疆诗人群”是对一个较大地理范围的诗歌现象的总称,涵盖面为云贵川和康藏高原, 云南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这一概念的有效性问题,洪子诚、刘登翰曾指出,将这些军旅 诗人称为“诗群”, “是着眼于诗人在生活经历、艺术特点的相近。事实上,他们之间并未发生思想、 诗艺上的沟通和认定,更不曾有过‘结社’的行为。在五六十年代,诗界对他们也从未有过类乎‘群 落’的归纳。80年代之后对这一‘诗群’的指认,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在一个缺乏差别的时代细心 寻找‘个性’所做的‘构造’。因而,这一归纳的有效和可疑,应该说都同时存在”。见洪子诚、刘登 翰著:《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尽管如此,这一名称 在诗歌界还是得到了认可和广泛使用。 解放军,以随军记者身份来到云南。有诗集《边地短歌》《神圣的岗位》《黎明的城》等。 《孔雀》(1957)等。 ④周良沛(1933一),江西永新人,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因喜爱文艺调入相关部门, 一边地风景体验与现代诗歌的诗性构成一 93 己的创作实绩在“西南边疆诗人群”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然,无论从诗人个体的角度还是从新诗发展的整体视域看,这些军旅诗人在云南 所取得的诗歌成绩都不是不无缺陷的,比如,多年以后,白桦这样总结和评价自己早年 在云南的创作: 应该说:我的战火纷飞的日子结束在神奇而多彩的云南,在这里学步,开始了 我的文学征途!回想起来,遗憾、歉疚多于自得。因为我早期关于云南的作品距离 云南的神奇太远了!也没有表现出云南瑰丽的色彩,当然,客观的历史局限和我自 己的幼稚和浮躁,使那些习作显得十分苍白。文学从属于政治是当年的时尚,缺乏 对生活深入的观察与剖析,把复杂与多层次的生活概念化、简单化了。① 周良沛则这样评价自己这一时期的作品: 三十年前,我开始发表作品时,正在云南兄弟民族地区剿匪、营建。是连里一 个不到二十岁的士兵,是无法以离开自己的现实生活借助于过去的阅历、知识而写 诗的人,因此也无法不写到兄弟民族的生活。但也只能纯客观地从一个边防战士的 眼里录写所闻所见,借助一些情节、故事来说明问题,……但是主要得靠情节、一 些景象的外在印象写诗,从某种意义讲,已经脱离了诗的追求,是写诗无能的悲剧。 那些作品,虽然还拿出来出版,也只是作为我个人生活最初的一个脚印来看……② 然而,虽然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但是,站在诗歌美学立场上看,他们的诗因 “发现”了云南边地瑰丽的风景——尤其是那些几乎第一次进入现代诗歌写作领域的少 数民族地区风景,并成功地应用边地风景来生成新的诗意,让云南边地风景真正参与了 中国新诗的发展而得以在新诗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事实上,“边地风景的发现”只是这批年轻诗人地方性知识的诗化应用之一③,但是 这种“发现”和“应用”至今没有人专门讨论过。这不能不说是新诗研究的一个缺憾。 在一篇讨论云南诗人晓雪诗歌的文章中,著名诗歌研究家谢冕先生曾提及过1949年后中 国新诗中的风景发现问题: 战乱基本结束之后的相对和平的环境,革命改造和经济建设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