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旅游区的项目创意与策划——以武汉木兰清凉寨风景旅游区为例.pdfVIP

风景旅游区的项目创意与策划——以武汉木兰清凉寨风景旅游区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展的真正动力。因此,合理定期的职业培训计划是生态旅游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旅游可持 续发展的保障。福建滨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加了滨海地区就业机会,新的就业机会改善了滨海地区 居民的生活,缓解了旅游资源保护的压力。但作为生态旅游的从业人员,他们缺少专业技能,因此需要通 过多种途径的培训来提高人员的服务与管理水平,如开展关于湿地资源保护的讲座、定期进行职业技能考 核,甚至短期进修等,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业各个环节的程度都需要仔细地分析和计划。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林业厅.福建沿海湿地保护和恢复规划(2006--2015)[R].2005.12 [2]张延毅.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J].经济地理,1997.2 [3]张俐俐.旅游行政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仇吴.江苏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风景旅游区的项目创意与策划 ——以武汉木兰清凉寨风景旅游区为例 谢薇薇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介绍武汉木兰清凉寨风景旅游区的基本概况、规划构思等,重点分析了该旅游区的项 目创意与策划,旨在为风景旅游区规划中的项目策划方向和开发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项目创意 策划 风景旅游区 1 木兰清凉寨风景旅游区基本概况 处。整个风景区内群峰绵延,沟壑丛生,林木苍翠,洞幽石奇,鸟鸣山幽,山地风光别具一格,环境十分优 美。景区内有西峰尖、黄牯石、刘家山等高山景观;松树林、银杏林、楠竹林、板栗林和油茶场等植物景观; 野猪、野鸡、野兔、喜鹊等动物景观;还有天岗水库、刘郎河、陪嫁沟、飞流谷、飞石谷瀑布等水体景观;以及 道人洞、道姑洞、炭窑等洞穴景观。景区内的刘家山村是武汉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村内的山居建筑错落 有致,还有清道光皇帝赐给刑部左侍郎刘炳士的一块“木本水源”的木匾。风景区东部西峰尖上有保存完 好的古寨遗址,城墙、城门,有石磨、石碾等遗迹,至今尚流传着“李女陪嫁”、“刘大人回乡”、“道人修炼” 等传说故事。 此项规划主要立足于景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突出木兰清凉寨风景旅游区的“自然生态”与“木兰 文化”两大特色,以“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为主导,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系统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有计划 地实施生态环境的培育和保护,依托武汉、辐射华中、面向全国及积极开拓海外旅游市场,建设适应现代生 态方式的,集休闲、度假、会议、健身、生态农业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郊型旅游度假区。 2木兰清凉寨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构思 2.1旅游形象定位 旅游形象是旅游者、社会公众等对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是区域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未来旅游市场的竞争必然由质量竞争上升到品牌和形象竞争,对旅游主题形象也需要进行全方 面的塑造与产品包装。 根据清凉寨的资源特色打造旅游品牌,结合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气候条件及旅游者的生理心理需求,清 ·76· 凉寨旅游区主题形象定为:绿色、生态、避暑。功能定位是避暑以及会议旅游、生态旅游和度假旅游。针对 上述旅游主题形象的整体塑造,提出以下基本原则和思路: ①由于清凉寨景区中大多是自然景观,因此在形象策划和视觉设计上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工建筑不宜过多,尽量减少人工雕饰的痕迹。建筑材料尽量采用木、石等自然材料。 ②在景区建设中尽量保持或恢复刘家山村现有的古风格民居,对于有碍山村古貌的民居应予以拆毁。 村内现代娱乐设施建设不宜过多。 ③各景区的建设风格应与地域情况相结合。清凉寨三大主要景区的主题应体现各自的特色。刘家山 村民居古朴,山后景色优美,建筑物应突出原始古朴的风格。百花谷以美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山花烂漫,色 彩绚丽。建筑物不宜过多过大,以免阻碍视线,妨碍自然景观的观赏。丁家山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对于 古村落也要保持原有风格。 2.2总体布局及分区 依据木兰清凉寨风景旅游区的地形地貌、资源特色以及功能要求将其分为四个景区:峡谷风情景区, 刘家山银杏乡情景区,丁家山生态民俗景区,清凉峰古寨雄风景区。四大景区之间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衔 接。刘家山银杏乡情景区与丁家山生态民俗景区过渡带,以休闲农家、生态民俗为主题,沿路布置一系列 经济林木景观,在两区交汇处设计一大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