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沙漠化的影响沙漠化导致植物减少
*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土壤及地下水因物質、生物或能量之介入,致變更品質,有影響其正常用途或危害國民健康及生活環境之虞。 * 列管及解除列管場址數 截至100 年底止,共列管606處控制場址,其中包含農地470 處、工廠57 處、加油站42 處、儲槽2 處、非法棄置場址9 處及其他列管場址26 處。 截至100 年底止,共解除列管1785 處控制場址,其中包含農地1737處、工廠22 處、加油站19 處、儲槽1 處、非法棄置3 處及其他列管場址 3 處。 * 土水流失與污染之影響 減少珍貴土地資源。 降低淡水資源之質與量。 危害飲用者之健康。 破壞森林資源,危害生態。 威脅棲地生物生命。 花費社會與整治成本。 * 土地沙漠化 因氣候變遷和人類活動,造成乾旱、半乾旱和半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生態平衡遭到破壞,致使綠色原野逐步變成類似沙漠的景觀,且土地不能再恢復農作用途的現象。 全球受到沙漠化影響的土地面積約有3800多萬平方公里。 * 土地沙漠化致因 自然因素:地球大氣循環產生變化,以致降雨量及水源減少。 人為因素:過度放牧、過度墾殖、森林濫伐和不合理利用水資源等。 * 土地沙漠化的影響 沙漠化導致植物減少,增加二氧化碳濃度,溫室效應加劇。 沙漠化使林地減少,木材匱乏。 沙漠化使耕地減少,影響糧食生產而導致糧價上漲、饑餓與營養不良問題。 沙漠化之沙塵暴影響空氣品質與生物活動。 * 森林濫伐 世界森林面積以每年730萬公頃的速度在減少,相當於2個巴黎的面積。 * 巴西Amazon熱帶雨林 * 巴西Amazon熱帶雨林 1975 2001 2012 * 印尼Palangkaraya雨林 雨林→棕櫚樹→棕櫚油→ Kit Kat巧克力 * 森林濫伐之影響 森林為生物之棲息所,濫伐可導致生物滅絕,改變當地的生態系統,降低生物多樣性。 調節氣候之功能消失。 吸收二氧化碳與釋出氧氣的角色降低,加劇溫室效應。 降低水土保持作用,加劇土石流發生。 涵養水資源功能降低。 * 生物滅絕 指該時間點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沒有發現該物種的成員存在時,即認定為滅絕或絕種。 由於人類直接或間接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每年約有四萬種的野生生物自地球上消失。 本世紀由於生態環境的破壞變本加厲,根據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育聯盟的最新報告,估計約有1萬5千種生物面臨絕種的危機。 * 生物滅絕 環境(棲地)破壞或污染(67%) 過度捕殺(42%) 外來種入侵(19%) 食物匱乏(4%) * 生物滅絕之影響 危害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之平衡穩定。 一個物種的存亡影響相關的多個物種的消長。每消滅一種植物,可能有10~30種依附的植物、昆蟲及高等動物隨之覆滅。 動植物在醫藥上的重要是無可比擬的。 許多糧食作物必須藉由鳥類或昆蟲來授粉。 經濟上提供橡膠、樹脂、染料、纖維、紙張、木材和其他有用的產物。 * 生物滅絕之影響 危害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之平衡穩定。 一個物種的存亡影響相關的多個物種的消長。每消滅一種植物,可能有10~30種依附的植物、昆蟲及高等動物隨之覆滅。 動植物在醫藥上的重要是無可比擬的。 許多糧食作物必須藉由鳥類或昆蟲來授粉。 經濟上提供橡膠、樹脂、染料、纖維、紙張、木材和其他有用的產物。 * 環境問題之致因 環境負荷 科技進步 經濟發展 資源利用與規劃 公約、法規與公權力 * 全球人口增長 人口增長→需求增加→資源開發利用 (食物、水、電、車輛、垃圾等) →產業(農、工、商、礦等) * 科技進步 快速開發與生產、環境不友善人造產品 * 經濟發展 產業發達、社會富裕、奢侈消費、廢物增加 * 資源利用與規劃 無限制使用資源、枯竭與污染 * 公約、法規與執行 國際公約、國內法律、監督執行 * 變遷環境之醜態與影響 環境污染與破壞問題 陽光、空氣、水質、土地 資源耗竭與失衡問題 生物資源、無生物資源 * 環境污染與破壞問題-空氣 朦朧而潛藏危機的天空(SOx、NOx、O3、PAH、TSP、CH4、H2S、CFC…) * 環境污染與破壞問題-水質 污濁、異味且不適飲的水質(豬糞尿、重金屬、油品、農藥、養分…) * 環境污染與破壞問題-土地 無法利用、潛藏危機(污染物、土石流、地層下陷等) * 資源耗竭與失衡-魚獲量 過度捕撈,目前產量已較1960年代減產90%。1950年16.7 MTons, 1994年85.2MTons, 2006年77.9MTons。 我們可能是最後吃魚的世代,2048年後將無魚可捕。 * 資源耗竭與失衡-化石燃料 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總儲量分別為:石油 1萬億桶、天然氣 120萬億立方米、煤炭 1萬億噸。 依全世界的消耗速度估算,可供使用的時間約:石油45-50年、天然氣50-60年、煤炭200-220年。 * 如何善盡環保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