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病毒最新探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戊型肝炎病毒最新探究进展

戊型肝炎病毒最新探究进展戊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E virus, HEV)是非甲非乙型急性肝炎的病原体之一,其传播方式主要经粪-口途径,也有报道可以通过口-鼻和血液传播。前苏联学者Balayan 等[1]1983 年首次用免疫电镜技术自1名志愿感染者粪便中检测到HEV颗粒。在1989 年的东京国际会议上, 该型肝炎及相关病毒分别被正式命名为戊型肝炎( hepatitis E, HE) 和戊型肝炎病毒(HEV)。HE在亚洲、非洲及美洲的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常呈爆发流行,我国1986 ―1988年在新疆曾经发生爆发流行[2] ,在世界范围内呈散发传播[3] 。人类为HEV易感群体,病人发病症状严重,病死率高,青壮年病死率可达1% ~2% ,远较其他各型肝炎高,孕妇的病死率可高达20%左右,HEV 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1病原体 ICTV 第8 次报告建议将HEV 暂归为戊型肝炎病毒科(family Hepeviridae), 并为唯一的戊型肝炎病毒属(genus Hepevirus)成员(/ICTV)。 HE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无囊膜,表面有纤突,病毒粒子直径24~34 nm。该病毒内部呈现两种不同形态:一种内部密集,含遗传物质的,为完整病毒颗粒。另一种内部透亮,为不含完整基因的缺陷病毒颗粒。蔗糖梯度离心前者沉降系数为183 S,后者为165 S。病毒的浮密度在蔗糖溶液中为1.349 g/mL,在酒石酸钾溶液中为1.189 g/mL。 基于HEV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HEV可以分为4种不同的基因型,即基因1、2、3和4型。其中基因1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被认为只在人群中流行。2006年有研究报道在柬埔寨猪粪样中检测到基因1型HEV RNA[4],但是其确切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基因2型HEV只在墨西哥和非洲少数地区人群中流行,迄今为止,还未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现。基因3和4型被认为是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其中3型在世界范围内的人群和猪群中流行,我国2007年首次在上海猪群中发现基因3型HEV感染[5]。1993年,基因4型首先在中国人群中被发现。除中国以外,基因4型还主要在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越南的猪群和人群中流行[6]。4种基因型HEV被认为只有一种血清型[7]。自2000年以来,4型HEV已经成为在中国流行的主要基因型[8]。 2基因组结构 图1显示了HEV基因1~3型和基因4型的基因组结构。研究数据表明,HEV基因组结构上不存在人和动物之间的差别。HEV整个基因组约为7.2 kb,分析来自各个区域的分离株基因组结构显示,HEV基因组含有3个相互重叠的阅读框。5端含有帽子结构和一段28 bp的非编码区。3端含有约68 bp的非编码区和Poly A结构。ORF-1主要编码与病毒RNA复制有关的非结构蛋白,具有甲基转移酶,木瓜蛋白酶样半胱氨酸蛋白酶, RNA解旋酶,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活性。ORF-2编码660氨基酸的结构蛋白, pORF 22蛋白因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应用前景的亚单位候选疫苗,已有许多ORF-2基因或其片段在不同细胞中成功地进行了表达,如原核细胞、昆虫细胞、酵母细胞、动物和植物细胞等[9] ,且其表达产物均有良好的免疫原性。ORF-3含有369个碱基,其5端和ORF-1 有1个碱基的重叠,其余大部分和ORF-2重叠。ORF-3所编码的产物为123个氨基酸残基的磷酸化蛋白[10],目前为止还不是很清楚其主要功能。报道显示,基因4型在ORF-1下游有3个碱基缺失,从而导致基因4型的ORF-2和ORF-3编码基因短于其他毒株,分别编码659和122个氨基酸[11]。 3病毒的宿主范围与增殖 最近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HE是人兽共患疾病。人是HEV的天然宿主,但是动物却作为HEV的天然寄主,从而扩增病毒以感染人类。已经有几种灵长类动物被证实对HEV易感,包括绢毛猴、食蟹猴、猕猴、 猫头鹰猴、黑猩猩、非洲绿猴、豚尾猴[12~14]。其中猕猴已经被认为是用于研究HEV最有价值的模式动物,因为它能很好地模拟HEV感染后的各种症状。实验室研究表明,灵长类动物感染HEV后的发病过程和人类相似,只是病毒粒子在体内持续时间上稍有区别[12,14,15]。许多报道表明,在自然状态下家养的猪、羊、及其野鹿可以被HEV感染,而且在实验室中,这些物种也可以实验感染HEV[16~19]。多种检测及研究手段在人类及动物中检测HEV结果均支持HE是一种人兽共患病[16]。分离自美国猪的1株HEV毒株已经在实验室证实可以感染灵长类动物[20,21]。而且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株HEV在核苷酸序列水平上和美国分离自人类的HEV高度同源,却与墨西哥分离株及缅甸分离株有很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