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疏肝化瘀汤治疗无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实验探究.docVIP

自拟疏肝化瘀汤治疗无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实验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拟疏肝化瘀汤治疗无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实验探究

自拟疏肝化瘀汤治疗无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实验探究【摘要】 目的 研究自拟疏肝化瘀汤对无结石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大耳兔体内复制慢性胆囊炎模型,同时以自拟疏肝化瘀汤进行治疗,通过胆囊的病理组织切片来观察治疗效果,通过检测血脂、肝功以及胆汁的胆固醇和胆汁酸含量等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中药组血胆固醇、脂蛋白、转氨酶等指标明显优于模型组(P中药组(P空白组(PChinese medicine group (Pcontrol group(P 3 讨论? 3.1 慢性胆囊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众多,主要分为非结石模型和结石模型[2]两大类。非结石模型主要有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加胆石胆囊内注入、胆总管结扎[3]等;而结石模型又分为食饵法和植石法。这些造模方法均以细菌感染和胆结石致胆管梗阻为诱发慢性胆囊炎的主要因素[4],在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日益增多的今天,本实验借鉴湿热蕴结法[5]复制慢性胆囊炎兔模型,与现代临床发病机制相符。? 3.2 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属“胆胀”、“胁痛”、“黄疸”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饮食偏嗜,多食油腻厚味炙?饮食;忧思暴怒,肝疏泄失常,累及胆腑;湿热久蕴,阻塞胆腑气机,不通则痛[6]。据此,自拟疏肝化瘀汤以柴胡、青皮、陈皮疏肝理气;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郁金清心解郁、利胆退黄;赤芍、三棱、莪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白术、茯苓健脾渗湿;法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海藻、昆布消痰散结;山楂、乌梅散瘀降脂。全方共奏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消痰散结之效。本试验结果显示中药组上皮细胞增生、纤维化以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均轻于模型组,说明自拟疏肝化瘀汤能有效地抑制胆囊炎症反应。? 本实验通过测定各组血脂值发现:除TG(三酰甘油)外,其余各项中药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而大部分指标值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ALT、AST明显低于模型组,肝脏病理切片也显示中药组肝细胞变性和炎症反应轻于模型组。模型组胆汁粘稠,可见絮状沉淀,而中药组胆汁清亮透明。中药组胆汁的TC值明显低于模型组,TB值则高于模型组。说明疏肝化瘀汤可明显降低模型动物血脂,减轻肝细胞的病理改变,改善胆汁的分泌。? 总之,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疏肝化瘀汤对慢性胆囊炎治疗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与降低模型动物血脂,减轻肝细胞的病理改变,改善胆汁的分泌有关。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丁彩霞,顾勤.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概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61-63.? [2] 阚红卫,魏安祥.胆囊炎病因及其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8,13(8):957-960.? [3] Myers SI, Haley-Russell D, Parks L,et al.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 in rabbit: a new model of acute cholecystitis description of histology and bile analysis.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 1988,45(6):556-564.? [4] 任小宇,徐惠波.胆囊炎的形成原理及动物模型的建立.淮海医药,2009,27(3): 276-277.? [5] 张熙,雷久士,丁志高.湿热蕴结胆囊结石模型的复制.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2(1):4-6.? [6] 王永炎.中医?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21-225.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