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牵引手法推拿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docVIP

自身牵引手法推拿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身牵引手法推拿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自身牵引手法推拿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表现及分型,采用自身牵引手法推拿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 痊愈72例,显效2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结论 自身牵引手法推拿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具有方法简单,痛苦小,见效快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紊乱;自身牵引;手法推拿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系指腰椎关节突关节因外力作用发生微小离错、交锁、滑膜嵌顿,不能自行复位而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腰椎间小关节属微动关节,其本身的稳定依靠关节囊及周围韧带等组织,由于腰椎负重量与活动量较大,当腰椎扭伤或劳损致脊椎不稳,均可发生腰椎小关节紊乱,出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现笔者采用自身牵引手法推拿复位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治疗的100例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8岁,其中以30~50岁多见,发病时间最短1 d,最长5年,有腰部扭伤史52例,余48例无明显诱因。发病部位以L?4~5多见,L5~S1次之。 1.2临床表现 患者多因腰部在不正确姿势下负重或突然闪扭致伤,临床表现为患者腰部不同程度的疼痛和活动受限,骶尾部酸痛等症状,查体可于患部椎体触及2个棘突不同程度的偏移,棘突间隙增宽或棘突后突,椎旁单侧或双侧有触压痛或可触及条索状肌束,直腿抬高时腰痛,臀部及髋部疼痛,腰部过伸时疼痛加重。 1.3 放射学改变 X线可见腰椎小关节间隙不对称,小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关节面错位镶嵌,小关节面骨质密度增高,脊柱侧弯,失稳等。CT示关节突尤其是上关节突增生,关节 腔狭窄及不规则,关节囊或黄韧带近关节处钙化,但在CT上不会显示压迫临近神经根。 1.4 诊断及分型: 1.4.1 诊断 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小关节疾病常合并椎间盘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常,二者常互为因果,况且退变的椎间盘或小关节不一定就会引起临床症状,疼痛可源于椎间盘和/(或)小关节的病变。因此,有人提出诊断的建立依赖于排除其他疾病[1]。 1.4.2 分型 腰椎小关节错缝型(Ⅰ型)可无明显外伤史,腰部以胀痛为主,后伸腰时疼痛明显。 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Ⅱ型)有明显腰部闪扭史,腰部疼痛剧烈,呈强迫性体位,活动明显受限,咳嗽或打喷嚏时可引起剧痛。 腰椎小关节炎型(Ⅲ型)上述两型治疗不当或失治,病情反复转变而成,表现为明显的腰部酸痛,活动后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后症状缓解。 2 治疗方法 2.1 自身牵引 是对患者推拿前最有效的牵引方法,本法可使椎间关节放松,椎间隙伸展到最大自然极限,而不致拉伤腰部的肌群,使椎间盘内压减小,小关节间摩擦减少并缓解肌肉痉挛,可保证不伤害组织。主要采用:①背法:由助手将患者背起向前弯腰30°左右,使患者双足离开地面,自然下垂,嘱患者将腰部自然放松,臀部下坠;②攀杠法:(杠子的高度应能使患者双足离地)患者双手抓杠使身体悬吊,将腰部自然放松,臀部下坠;③下蹲法:利用下蹲屈腰抱膝,使椎间隙伸展到最大程度;④坐凳法:让患者坐于方凳,双手扶膝,尽量弯腰屈曲。 2.2 推拿法 术者将双手拇指指腹分别置于患者腰部棘突两侧,由上而下进行触摸,当拇指摸到错位偏移的腰椎棘突时,用双手拇指分别抵按相邻两个偏移棘突外侧,其余四指自然伸直平放在腰部两侧,在自身牵引状态下,嘱患者用力咳嗽,以适宜的瞬间爆发力向内向前推按即可,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立即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如感效果不佳可重复推拿一次。治疗过程中,用力在巧而不在重,切忌用力过猛过重,以增加局部软组织的水肿。 3 疗效标准和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①痊愈:症状消失,触诊棘突无偏歪,腰部无压痛,活动正常;②显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稍有腰部疼痛;③有效:症状与体征有所减轻,但活动后复发,症状较前轻;④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治愈72例,显效2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 4 讨论 腰椎小关节是由相邻的两个腰椎的上下关节突构成,属微动关节,其本身的稳定依靠关节囊及周围韧带等组织。由于脊柱受到外力打击或长期慢性劳损导致连接支持脊柱的肌肉韧带损伤或增生致关节间隙改变,脊柱稳定性下降,当体位改变造成腰椎小关节改变而关节面不对称时,一个轻微的外力可使上下关节突之关节面发生微小的错位或小关节间滑膜嵌入小关节突之间,不能自行恢复至正常位置,引发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失治或治疗不当,病情反复最后导致小关节的无菌性炎性反应改变,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