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致29例不良反应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西沙星致29例不良反应研究

莫西沙星致29例不良反应研究【摘要】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3年大理学院附属医院患者用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29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症状,且老年患者更易发生。结论 临床应重视莫西沙星的抗菌效应及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关键词】莫西沙星;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 莫西沙星为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复制、转录、修复及重组所需的细菌DNA拓扑异构酶发挥抗菌作用。其C-7位上的氮双环结构加强了抗革兰阳性菌的作用,故本药抗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强于传统氟喹诺酮类药,同时与其它氟喹诺酮类药相比更少或更晚引起对革兰阳性菌耐药。另外,本药分子中的甲氧基则加强抗厌氧菌作用[1]。随着该药在本院应用的日益普遍,与其有关的不良反应(ADR)也不断增加。为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笔者查阅以往3年本院的相关药物不良反应资料,对所查到涉及莫西沙星的29例ADR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查阅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本院药品不良反应资料,共有321 278例使用莫西沙星,收集到莫西沙星所致ADR共计2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0.01%,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及ADR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发生的相关因素? 2.1.1 ADR发生与患者性别及年龄的关系 在29例患者中,男15例,女14例,经统计学检验ADR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莫西沙星ADR的发生与性别无关。但其中年龄≥60岁的患者有9例(31.03%),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因此ADR的发生与年龄有关,老年患者易发。? 2.1.2 ADR发生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莫西沙星治疗的常规日剂量为400 mg。29例患者ADR与给药途径的关系详见表1。由表1可见,静脉用药及合并用药所致ADR的发生率高于口服用药及单独用药。? 2.2 ADR临床表现类型 ADR的临床表现类型具体见表2。? 3 讨论? 29例莫西沙星ADR患者中,≥60岁的患者占31.03%,此年龄段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体质量减轻、免疫功能降低,这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均有影响,使其对药物敏感性增强,耐受力降低[2]。因此,老年人群在使用莫西沙星时更易发生ADR,且预后较差,提示临床上对老年患者应慎用或减量使用莫西沙星。? 在表2列出的几类莫西沙星ADR中,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占总数的38%。一般为光毒性反应,在临床上的表现为皮疹、红斑瘙痒、发热疼痛等症状。光毒性机制可能与氟喹诺酮类的光降解和诱导单线态氧、自由基产生有关[3]。莫西沙星致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震颤、幻视幻听等症状。且在妇女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氟喹诺酮类抑制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也可能与氟喹诺酮类的脂溶性和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有关[4]。莫西沙星消化系统ADR大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菌群失调症状,口服、注射用药时均可发生,一般较轻微,不需特殊治疗,停药后即可恢复。莫西沙星呼吸系统ADR表现为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莫西沙星其他ADR症状表现有少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尿及结晶尿、心悸、静脉炎等。?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应用莫西沙星时,不仅应重视其抗菌效应。还应密切关注其ADR所致的危害,针对不同个体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力求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象麟.MCDEX药物临床信息参考.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03-204.? [2] 孙忠实.药物代谢与合理用药.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60.? [3] Gould JW,Mercurio MG,Elmets CA.Cutaneous photosensitivity disease induced by exogenous agents.J Am Acad Dermatol,1995,33:551.? [4] Domagala JM.Structure-activity and structure-side effect relationships for the quinolone antibacterials.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4,33:685.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