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中益气汤治疗发热临床观察
补中益气汤治疗发热临床观察【关键词】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创立之甘温除大热法,是中医治疗内伤发热的重要治法,亦是《脾胃论》一书的核心论题,数百年来一直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著名方剂之一,系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意,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之症而设。李氏在《脾胃论#8226;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指出“脾胃气衰,元气不足”,会导致阴火内生,并提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的治疗原则,拟定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笔者五年来在临证中,对32例应用中西药治疗而罔效的久热病例施以加减的补中益气汤而屡用屡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最小者9岁,最大者71岁;病程1个月以下者4例,1~3个月者22例,3个月以上者6例。?
2 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一负”;“甘温除大热”,采用补中益气汤:黄芪15 g、灸甘草5 g、人参10 g、当归10 g、陈皮6 g、升麻6 g、柴胡3 g、白术10 g随证加减。?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断常规》拟定[1]。治愈:体温恒定在正常水平,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参加全日劳动和高温季节无复发。好转:体温较治疗前下降,但仍未稳定在正常水平,基本能参加全日劳动。无效:体温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32例中治愈20例(62.5%);好转9例(28.1%);无效3例(9.4%),总有效率为90.6%。?
4 典型病例?
岳某,女,32岁,2004年6月17日初诊。患者平素体弱,易出汗,遇劳尤甚,两月前已有少许头重、鼻塞,未加注意,外出贪食冷饮,回家即感全身倦怠无力,纳差,便溏,微寒微热(腋温37.5℃),求治某医院,服中西药三天,肠鸣便溏消失,但低热仍持续两个月未退。热在上午稍高,胃纳更差,口淡作闷,体倦尤甚,声低懒言,舌质淡体胖,苔白滑,脉虚大无力,四肢不温。综合四诊分析,由于脾气不足,不能化生精微以生气血,导致阳气不得内守,反而浮越于外,故见低热。根据“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明训,以东垣甘温除热法,用补中益气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方用黄芪、党参、白术、附子、干姜、陈皮、炙甘草、木香、当归、砂仁、配3剂,1剂/d,早晚分服。6月20日二诊,药后低热已退,余症亦明显好转,胃纳仍差,舌质偏淡,苔白润,脉虚无力,此乃脾胃功能未复,守原法继进。原方去木香、干姜,配3剂,服法为前。6月23日三诊,低热退后热无再发,神疲乏力,胃纳好转,舌质淡白而胖有齿痕,苔白,脉转细弱。脾胃功能渐复,再拟原方加减配3剂,药后而愈。?
5 体会?
本病有因时疫流行,触感疫毒之气,或寒湿失调,风寒之邪侵袭,或感受其它六淫之邪所致。亦有因劳倦、饮食、情志、瘀血、湿热等,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所致。或病久失治、误治损伤脾胃,脾胃虚衰元气不足,导致脾胃气虚引起发热。本病的病机:气虚而虚阳外越。补中益气汤主要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不足,清阳下陷而致的各种疾病。张恩户[2]等研究认为补中益气汤对实验性家兔脾虚发热有较明显的解热作用,表现在能抑制体温升高,缓解热势,缩短热程。余所遇由于脾胃气虚,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的低热,均应用本方加减,每能应手奏效。方中首先用甘温之品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辅助以人参、灸甘草补脾气和中焦而清虚热,白术健脾,合黄芪以益气补中。东垣说:“火与元气不两立”,故甘温补气之品以治气虚身热内伤之火,正如前人所谓“甘温除大热”之意;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和营,更用大量升麻、柴胡助主药以升提下陷之阳气。诸药合用,则脾胃强健,中气充足,寒热自除,气陷两举。《内经》说劳倦内作之病,宜用甘温能除大热,大忌肆用苦寒药损伤脾胃的元气。因脾有喜甘恶苦,喜温恶寒,喜补恶攻,喜运恶滞,喜升恶降,喜燥恶湿的特点。本方恰好是甘温补运升燥相结合的方剂,调补脾胃,益气助阳,具有温中而不伤阴,甘补而不滞纳之妙用,方义颇深。?
参考文献
[1] 朱文锋.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388-390.?
[2] 张恩户,赵勤,侯建平,等.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发热家兔体温、脑脊液PGE?2和丘脑下部-视前区组织cAMP含量的影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8):575-576.?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血府逐瘀汤在骨折中治疗文献探究.doc
- 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咽喉炎48例.doc
- 血府逐瘀汤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临床探究.doc
- 血府逐瘀汤治疗骨折早期30例疗效观察.doc
- 血府逐瘀汤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体会.doc
-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doc
- 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心肌保护作用探究.doc
- 血必净治疗各种药物中毒性心肌炎临床探究.doc
- 血必净治疗挤压综合征临床体会.doc
- 血必净注射液在急危重病临床应用探究现状.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