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名质性研究(九十九学年第二学期).doc

课名质性研究(九十九学年第二学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名质性研究(九十九学年第二学期)

一、課??? 名:質性研究(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課程編號:544 M3530 三、學 分 數:3 四、授課老師:畢恆達 hdbih@.tw 五、上課時間及地點:每週二第234節(9:10─12:00),工綜館 313室 六、課程概要: ?????? 「質性研究」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命名,早在統計(尤其電腦發展盛行)當道之前,社會科學(包括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使用的方法以質性為主。六0年代之後,實證主義(作為知識論)與統計(作為方法)在社會科學取得宰制地位,因此在八0年代左右才開始又有研究者提出「質性研究」以與主流的量化研究區分對抗。當我們說質性或量化的時候,必須區分我們所指的是資料或者分析的方法。因為研究者可能對質性資料(文字、圖像)進行量的分析(如計算某類新聞在報紙所佔版面的面積與比例),也可能對量化資料(數字)進行質的分析(文本解讀詮釋)。其他,像是質性與量化究竟是知識論的差異,還是技術的不同,仍有爭議。而方法的選擇,理論上決定於研究發問,但是在實際運作上,仍然有可能反映了研究者本身的訓練以及世界觀。 ?????? 這門課程旨在透過閱讀與實地操作過程以瞭解質性研究方法的長處及限制。每位修課的學生都必須演練完整的研究過程,從文獻回顧、研究提問、撰寫計畫書,到練習不同的研究方法、資料分析與寫作。視修課人數加以分組進行研究。城鄉所一年級的研究生,是否是修此課的時機,請與你們的學姊/學長討論,針對自己的狀況決定。有人認為還沒有開始寫論文,聽得有點抽象;可是也有人認為,後悔沒有早點選,否則論文就不會寫的那麼辛苦。大學學術背景不同,是否過去有實地研究經驗,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所有的作業請以email繳交。每週的必讀文獻、作業或報告的ppt,請在星期一中午前寄出。 課程進度 課程簡介:如何找資料、Endnote與格式 本週繳交作業:尋找「娘」、「塗鴉的性別差異」或是關於電影「羅生門」的文獻,至少要使用以下幾種管道:期刊論文資料庫、網頁、圖書館書架(親身)、學位論文資料庫等。請描述你的尋找歷程,最後請列出最相關或具代表性的文獻即可,最好有不同類型的文獻,總數不要超過25筆。 決定研究題目與研究設計 研究生即將修完課程之後,最傷腦筋的就是找學位論文題目。有的時候我會說:任何題目都值得研究,就看你怎麼研究?不過這好像說了等於沒有說。選擇研究題目,應該考慮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研究的意義(包括對學術、社會與自己的意義)、你的熱情(選一個能夠持續投入、讓自己興奮感動的題目)、想要造成甚麼改變、研究倫理、研究資源等。已經寫過或者正在寫論文的人,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經驗,讓其他人有跡可尋,不必那麼慌張,或者不必重蹈覆轍。 必讀:Gatrell, A. C. (2005). Choosing a topic. In R. Flowerdew D. Martin (Eds.), Methods in human geography: A guide for students doing a research project (2nd ed.) (pp. 38-47). Essex, England: Longman. 必讀:Valentine, G. (2001). At the drawing board: Developing a research design. In M. Limb C. Dwyer (Eds.),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geographers: Issues and debates (pp. 41-54). London: Arnold. 必讀:Alford, R. R. (1998). Designing a research project. In The craft of inquiry: Theories, methods, evidence (pp. 21-3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選讀:Maxwell, J. A. (2004). A model for a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2nd ed.) (pp. xx-xx). Thousand Oaks, CA: Sage. 選讀:Bailey, C. A. (1996). In the beginning: Starting a field research project. In A guide to field research (pp. 25-47). Thousand Oaks, CA: Pine Forge Pr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