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临床研究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引起高钠血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2例并发高钠血症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计算平均日补充钠量、排出钠量,观察血钠程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轻、中、重度高钠血症患者平均日补充钠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高钠血症患者日排出钠量较轻者少,中、重度者尿钠浓度较轻者低(P150 mmol/L,轻度增高150.0~160.0 mmol/L,中度增高161.0~170.0 mmol/L,重度增高170.0 mmol/L[2]。?
1.3治疗42例患者中经颅脑CT检查确诊后开颅清除术15例,颅骨钻孔穿刺血肿引流术2l例,保守治疗6例,其中因呼吸障碍行气管切开28例,患者入科后常规应用ARROW深静脉留置针行颈内静脉置管术,每8 h监测CVP、血电介质、血糖。所有患者均应用甘露醇等脱水剂48 h以上,并根据血压、CVP、颅内压及尿量调整药量,使24 h的出量大于进量500 ml左右。计算入科后平均日补充钠量及钠日排出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
2结果?
2.1本组患者伤后24 h内发生高钠血症6例,72 h内3例,72 h至1周23例,1周后发生10例,出现高钠血症前平均每天补钠量无差异,钠日排出量,轻度组显著高于重度高钠血症组。见表1。?
2.242例高钠血症患者中26例死亡(61.90%),其中中、高度高钠血症的33例患者中23例死亡,轻度高钠血症的9例患者中3例死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49 mmol/L时,病死率为40%,是非高钠血症住院患者病死率的7倍。Himmds-tein[5]报道,当血钠为149~159 mmol/L时,病死率为46%。本组报道的42例高钠血症患者死亡26例(61.90%),其中中高度高钠血症的33例患者中23例死亡,轻度高钠血症的9例患者中3例死亡,与上述统计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高钠血症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也会进一步加重颅脑损伤。血钠水平愈高,预后愈差,其对疾病的预后有极为不利的影响,需积极纠正,应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高钠血症,预防高钠血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同时,血钠水平可作为神经外科及ICU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工作有重要意义。定期监测血电解质,尽早发现高钠血症,控制恶性增高,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吴运泉.脑伤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
2王原平,符照康.重症脑出血后高钠血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2):498.?
3崔和全,李庆彬.严重脑外伤急性期血NE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6(1):81-82.?
4Takaku A, Shindo K, Tanaka S ,et al.Fluid and electrolyte disturbances in patient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s. Surg Neurol, 1979, 11(5):349.?
5Himmelstein DU, Jones AA, Woolhandler S ,et al. Hypernatremic dehydration in nursing home patients: an indicator of neglect. J Am Geriatr Soc,1983,31(8):466-47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