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摘要】: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本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运用针刀治疗,同时施以规范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50例,好转12例,有效4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6.88%,治愈率78.13%。结论: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配合口服核归丸,并给予规范护理,方法简便,安全,且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核归丸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7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发病有明显外因如外伤、扭伤。主要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痛,部分合并神经功能损伤。笔者采用小针刀治疗加口服核归丸及规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1)下腰部剧痛,起立、翻身转侧困难,或伴有下肢麻木或感觉异常,多影响正常起居生活,其疼痛具有以下特点: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打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患者呈强迫体位,直立时多表现为翘臀姿势,背椎凸向患侧以缓解疼痛,腰部活动受限,尤其以背伸和弯向患侧最为明显。在椎旁病变部位有压痛,主观麻木感。(4)直腿抬高试验60°(+),仰卧挺腹试验(+),屈颈试验(+)。CT或MRI均示腰椎间盘突出。
2治疗方法
2.1针刀疗法。患者俯卧位,在患椎棘突旁及臀部、下肢压痛最明显处或患椎棘突旁开1.5cm处定数点,皮肤常规消毒,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达下位棘突顶骨面,调正针刀到棘突上缘,转动刀口线90°,行棘间韧带切开削离3-4刀。松解横突间韧带和横突间肌,在横突间孔外进针时,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刀体与皮面垂直或稍有倾斜,针刀达上位椎体横突骨面,调正针刀到横突下缘并调转刀口线90°,使刀口线平行于横突长轴,并紧贴横突下缘骨面,有外向内切开横突间韧带和横突间肌直到横突根部和椎弓根部,刀下有松动感,患者出现操作点沿同侧下肢放射的酸胀感,即可出针,每次6-9个部位,5-7天一次。针刀在病变部位行切割、剥离、松解,以解除脊柱周围软组织的变性、粘连及炎症反应,松解韧带、结缔组织等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变突出的椎间盘与神经根的相互位置。
2.2输液用甘露醇脱水,因甘露醇有独特的高渗性脱水作用,它能减轻受压部位神经根水肿,减轻髓核向外突出时对神经根的压迫。选择较粗血管,避免药物刺激引起穿刺部位的不适感。
2.3内服核归丸(我院自行研制且取得生产批号的药物),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痹症”范畴,为肾精亏损,感受风寒湿邪而经脉受阻或跌扑外伤而致气滞血瘀,脉络阻塞而发病。核归丸具有补肾壮骨、补肝强筋、续筋接骨、祛风散寒、缩核固环、行气止痛等功用,另外加消炎镇痛止痛剂、中枢性肌肉松弛剂及营养神经药物,向病人说明药物的作用、用法及服药时间,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3护理措施
3.1腰椎间盘内压减低,可减轻对软组织的压迫反应,肌肉松弛,有利于突出物的复位及椎间盘的修复,疼痛也能缓解。
3.2下床时要注意整体移动,避免腰部屈曲、侧曲、侧转等动作,下床时将身体小心向健侧侧卧,膝关节半屈位,用位于上方的手抓住床板,同时用下方的肘关节将半屈的身支起,然后再用两手支撑床板,用臀力使身体离开,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另一下肢移下,手扶床头站起。上床方法可以按下床方法的反顺序进行。
3.3坐位及下床活动需戴腰围,腰围可加强腰椎的稳定性,对腰椎的活动,尤其是前屈活动会起到限制作用。使腰椎局部组织可以得到充分休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运的恢复,消散致痛物质,使神经根周围及椎间关节的炎症反应得以减轻或消失。防止局部神经根粘连,增加腰背肌力量,改善腰腿功能的锻炼,活动以不感到痛苦为宜,防止受冻、受寒、潮湿。腰围的佩戴一般为4~6周,最长不应超过3个月,选择腰围的规格与患者的体型适应。
3.4针刀治疗第三天开始每天给予TDP照射针刀治疗处20―30分钟,可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减轻水肿,促进炎症代谢产物消除,缓解血管痉挛。
3.5饮食给予高营养易消化饮食。由于病人卧床,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弱,所以膳食中应增加纤维杂粮、蔬菜、水果、蜜蜂、牛奶等,防止病人急性期卧床活动量少而产生便秘。
4康复指导
4.1一周后,对年轻的急性腰背痛患者可用腰背肌肌力功能锻炼,有四肢(五点支撑)过伸法、飞燕点水法,直腿抬高、股四头肌静力收缩。
功能锻炼原则:先少量活动,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锻炼后身体无严重不适为度,循序渐进,持之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术33例护理体会.doc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48例临床研究及对策.doc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2例院内感染研究.doc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护理体会.doc
- 重型颅脑损伤治疗及护理.doc
- 重型颅脑损伤治疗及死亡原因研究.doc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护理体会.doc
-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肝功能损害128例临床研究.doc
- 重型颅脑损伤诊治及死亡原因研究.doc
- 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及护理.doc
- 实施指南《GB_T44261.1 - 2024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第1部分:系统设计和规范》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44458.3 - 2024运动用眼部和面部保护第3部分:水面游泳用眼镜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44470 - 2024烟熏鱼、熏干鱼及烟熏风味鱼质量通则》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44487-2024泛在位置信息叠加协议》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44513 - 2024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传感器用MEMS压电薄膜的环境试验方法》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37977.45 - 2024静电学第4 - 5部分:特定应用中的标准试验方法人_鞋_地系统的静电防护特性表征方法》实施指南深度剖析.docx
- 实施指南《GB_T44165.5 - 2024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检测方法第5部分:苯酚》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12668.7202 - 2024调速电气传动系统第7 - 202部分:电气传动系统的通用接口和使用规范2型规范说明》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44543 - 2024预制混凝土节段拼装用环氧胶粘剂》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44552-2024粒度分布的测定气溶胶颗粒差分电迁移率分析法》实施指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