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活动—建构数学
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 教师不应该把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成了的形式理论来教,不应该将各种定义、规则、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Freudenthal 高中数学新教材(苏教版)的教学建议 一、从几个案例谈起 二、数学教学指导思想 三、数学教学的若干策略 四、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平台 五、教学设计要点 六、几点思考 (二)学生活动 1.让学生就问题1略加讨论,作为讨论的一部分,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三个例子,并提出问题2. 2.问题2:在上面的例子中,是否确定了函数关系?为什么? 通过对问题2的讨论,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函数概念,再引导学生回答问题1. (三)建构数学 1.建构 问题3:如何用集合的观点来理解函数的概念? 问题4:如何用集合的语言来阐述上面3个例子中的共同特点? 结论: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单值对应. (五)数学运用 1.定义的直接应用 例1.(课本P23例1) 例2.(课本P23例2) 2.已知函数确定函数的值域. 例3.(课本P23例3) (注意把握难度) (六)总结反思 1.“初中的”函数定义和今天的定义有什么区别? 2.你认为对一个函数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问题2:你能明确说出“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 的意思吗? 在某一区间内, 当x的值增大时,函数值y也增大 ?图象在该区间内呈上升趋势 当x的值增大时,函数值y反而减小 ?图象在该区间内呈下降趋势 (三)建构数学 问题3:如何用数学语言来准确地表述函数的单 调性呢? 怎样表述在区间(0,+?)上当x的值增大时,函数y的值也增大? 能不能说,由于x=1时,y=3;x=2时,y=5就说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y也随着增大? 问题4:如何定义单调减函数? 给出函数单调性和单调区间的概念 例2 观察下列函数的图象 并指出它们是否为定义域上的增函数: (1)y=(x-1)2 (2)y=|x-1|-1 2.练习 练习第1、第2、第5题. (六)回顾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以及判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的方法. 对案例的分析 案例1 函数的概念 问题1:在初中我们是如何认识函数这个概念 的? 问题2:在上述例子中,是否确定了函数关系? 为什么? 问题3.如何用集合的观点来理解函数的概念? 3.重视思维活动 重视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视提出问题的过程 重视对解决问题过程的调控 二、教学指导思想 1.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的价值 工具价值 思维价值 文化价值 数学教育的价值 知识 能力 精神品格(观念) 2.数学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应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活动过程 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而且是学生的合作者. 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监控和反思. 情感上对学生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现代数学文化的代表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行为、思维方式、感情、价值观都 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数学教学是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活动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 数学的价值、教学的价值是由思维活动产生的; 思维活动是数学活动的主体; 数学思维是数学文化传统下的思维 数学文化传统形成了数学思维的规范; 数学观念、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可以看成是对数学文化的传承; 思维和文化是数学教育的双翼微观和宏观 继续和创新 三、数学教学的若干策略 总策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1.以问题为中心 数学的心脏 数学活动的载体 数学思维活动的成果 数学发现模式和数学教学程序 问题背景—建构数学模式—运用模式解决问题 问题背景—学生活动—建构数学— 数学理论—数学运用—回顾反思 2.突出数学的基本结构 知识结构 思维结构 数学思想和数学观念 数学整体的价值 (立体几何结构图) 核心概念 胚胎和生长点 逻辑的发展 例子(解析几何、三角函数) 四、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平台 弄清教材的定位和特点 突出学科的核心概念 突出学科的基本方法 准确掌握教学要求 例子 《三角函数》 解析几何 立体几何 老教材的引言 《三角函数》:教材的定位 三角函数:苏教版教材的定位 教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津大学测控电路试卷.doc VIP
- 西 藏图考 清 黄沛翘(国立中央图书馆典藏).pdf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提前终止协议书8篇.docx VIP
- 2025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快递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docx
- 材料概论-第二章课件.pptx VIP
-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FANUC)配套课件.ppt
- 第一单元 快乐的课堂 1~5 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测试基础卷)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A3).pdf
- 2025广西公需答案01.pdf
- (高清版)DBJ50∕T-396-2021 山地城市地下工程防渗堵漏技术标准.pdf VIP
- Q TZW 22-2016_烧烤工具 企业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