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章程修改稿-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China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Students Paper Competition
《中国建筑教育》大学生论文竞赛
评选章程(试行稿)
2014年5月
总则
l、举办目的
《中国建筑教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为促进全国各建筑院系的建筑思想交流,提高各校的学生各阶段学术研究水平和论文写作能力,激发全国各建筑院系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鼓励优秀的、有学术研究能力的建筑后备人材的培养,每年在全国建筑院系学生中进行大学生学术论文竞赛的评选活动。
2、主办
《中国建筑教育》编辑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
3、参与资格
全国范围内(含港、澳、台地区)在校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其他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并欢迎境外院校学生积极参与。
4、举办时间
每学年第一学期举办大学生学术论文竞赛评选活动。
评选办法
1、论文选题
由当届评委会出题。
2、参赛方式、选送范围与数量
1)学院选送:由各建筑院系组织在校本科、硕士、博士生参加竞赛,有博士点的院校需提交参选论文8份及以上,其他学校需推选4份及以上,提交至主办方,由主办方组织评选。
2)学生自由投稿。
3、参选论文的要求
1)参选论文要求未以任何形式发表或者出版过;
2)参选论文字数以5000~10000字左右为宜,本科生取下限,研究生取上限,可以适当增减;
4、竞赛组织单位
专指委委托并协助《中国建筑教育》编辑部进行论文竞赛的组织与评选工作,选择一所建筑院校联合承办。
5、评选办法
论文奖的评选遵循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设评审委员会。竞赛评审将通过预审、复审、终审、奖励四个阶段进行。
预审
由评审工作小组(《中国建筑教育》编辑部)对所有参选论文进行顺序编号(在每篇论文正面右上角作流水号)登记和审查,凡不符合评选章程和办法的参选论文,一律不予进入复审阶段。预审阶段将从中筛选出2/3左右(视参评论文总数而定)进入复审。
复审
复审委员由专指委委员、《中国建筑教育》主编和编委、各建筑院校相关领域教师等11至13人组成。
评委网上阅读进入复审的论文,从中评选出入选论文(约占参选论文的30%),并将书面评审意见返回评审工作小组。
终审
通过复审的论文,工作小组将综合各位评委的书面意见,组织全体评审委员会委员现场投票,并选出17篇优秀论文。
奖励
颁奖活动将在一年一度的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院长及系主任大会上进行,获奖者往返旅费及住宿费由获奖者所在院校
参选论文不得侵害他人的著作权,要求未以任何形式发表或者出版过,如有发现,一律取消参赛资格。主办方有权将参选论文出版或收入期刊数据库,有权自行汇编作品内容,有权行使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及数字出版权,有权代表作者授予第三方使用作品,作者不得再许可他人行使上述权利。
对违反规定情形的处理
如发现参选者违反相关规定,或有任何妨碍论文奖评审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的,评委会可以区分情况要求参选者改正,或取消其参加评审活动或获奖的资格;对于已获奖的参选者,由评委会撤销奖励,追回获奖证书和奖金。如涉及违法违纪行为的,论文奖组织者可将相关情形转报有关机关进行处理。
三、经费来源
由主办方落实资金支持。
本章程为试行办法,将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逐步进行修改和完善。
本章程的解释权在《中国建筑教育》编辑部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中国建筑教育》编辑部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2014年5月
附件1:论文参选事宜
1、论文递交时间:
在规定时间内(电子版本以电子邮件送达时间为准;纸面材料以邮戳时间为准);评审结束后评审委员会将公布评选结果,并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院长及系主任大会上进行颁奖。论文收集和评选时间如有变化,评审委员会将另行正式通知。
2、所需递交材料和递交方式:
参选的每份论文需以电子邮件提交(电子信箱:2822667140@);并同时邮寄相应纸质文件至评审工作小组。
电子邮件主题为:参加论文竞赛-学校院系名-年级-学生姓名-论文题目-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的文件以附件压缩包形式提交,包括:
含完整文字与图片的论文正文一份(word格式),详细论文格式见附录2;
单独提取出原图片的文件一份(jpg格式);
作者信息一份(txt格式),内容包括:论文名称、所在年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学校及院系全名;
证明在校身份的学生证件复印件一份,或院系盖章证明一份(jpg格式);
纸质文件邮寄方式:
邮寄地址:北京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配楼北楼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14室《中国建筑教育》编辑部,
邮编 100037 (请在信封背面注明“参加论文竞赛”字样)
联系电话:010-589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