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生使用手机利弊分析及管理对策
【摘 要】本文从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引导学生文明使用手机的办法与管理对策。
【关键词】学生 手机 利弊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04-02
手机作为现代通信工具,目前在中职学生中得到普遍使用。其实,学生携带手机,在方便联络的同时,也有着很多弊端。根据调查,中职学生入学前约 51%的学生课余用电脑和手机上网,入学一学期后约 95% 的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手机作为一种时尚的通信工具,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必不可少的“上学工具”。由于“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尚缺乏法律依据,因此许多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都没有“明令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于是“手机一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中职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
一、学生使用手机“利”的方面
手机作为科技产品,“一机在手”确实给学生带来许多方便,其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方便联系。学生携带手机,有利于家长、老师随时联系到学生本人。如有特殊情况,如遇“敌”、遇到各种危险、因事请假等,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拨打“110”向警方求助,也可以利用手机便捷地向老师请假,让家长、老师减少担忧。
第二,学生利用手机建立同学微信群,便于他们间的彼此交流,增进了解,加强团结,保持友谊。班主任也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及时将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班级活动情况反映给家长,便于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纪律情况,有利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三,学生利用手机上百度可以搜索知识难点,有利于疑难的解惑。同时,还可以利用手机的拍摄功能,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以便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应用。此外,通过手机上百度,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利于学生对时事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形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局面。
第四,外宿学生利用手机闹钟装置,设置“催醒”功能,可以督促学生按时起床,避免迟到,耽误学习和考试。
二、学生使用手机“弊”的方面
学生使用手机有以上的“利”,但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弊”。
(一)影响学习和休息。学生作为社会主要群体之一,他们也有自己的事,也有自己的朋友圈。有了手机,他们之间就会时常通过短信、微信等聊天问候,如果拥有手机者缺乏控制力,没能正确使用手机,势必影响学习。尤其在课堂上用手机接、打电话,情况更糟糕,不仅会影响他人,而且会中断其上课思维。如果学校在课堂上管理严格,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学生就会利用休息时间(尤其午、晚休)玩手机,如发微信、玩游戏、上网聊天、看电子图书、接打电话,等等。甚至有些学生已到了“痴迷”地步,这样不仅会严重影响休息,影响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学习效果。
(二)影响学生安全。有了手机,许多学生都成了“低头族”。不管是在校园、校外,走路还是骑车,很多学生都在低头玩手机游戏、微信聊天、看电子图书等,这导致“低头族撞车”“车撞低头族”等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自身安全。为了方便学生手机充电,一些学校设立了学生手机充电专用房,实行专人管理,有偿服务。然而,更多学校怕担负“乱收费”的骂名而不愿提供充电服务。于是,学校宿舍、教室、实验室均成了学生手机充电“服务区”。这就导致充电“服务区”出现乱拉电线、乱接电源的现象,从而给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助长学生的不良攀比。现代手机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从模拟机到数字机、从数字机到智能机,20 世纪 90 年代初,手机只有极少数人使用,到今天已成为寻常百姓家必不可缺的通信工具。作为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之一的手机,外形、功能均日新月异。许多学生利用“手机”尤其是“品牌手机”作为资本,炫耀自己的家境。不良攀比风气,使部分学生丢失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影响学生之间的团结,阻碍和谐校园建设。
(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手机信息大多数来源正当,内容真实,可信度高。然而,手机信息的发布、传递等目前尚缺乏规范性。按 6+6+3+3 的成长年限计算,6 周岁起开始上一年级,小学阶段 6 年,初中阶段 3 年,高中阶段 3 年,一个人要到高中毕业时才会成年。因此,高中三年级之前的学生均属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尚未健全,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在享受手机信息自由交流的同时,私欲放纵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点也由此显露,其中危害最大的黄色信息满天飞,以往多在成年人中流传的“色情笑话”“荤段子”等不良信息也正在通过手机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管理对策
由上可见,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既有利,又有弊。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引导。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16423-2020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docx VIP
- 2024《拔高训练之50类题型精练》九年级物理全一册.pdf
- 罗道病课件文档.ppt VIP
- T∕CACM 1021.89-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鸡内金.docx VIP
- 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全册教案.docx
- T/BGEA001-2019 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工程技术标准.pdf VIP
- (2025秋新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pdf
- 涉诈风险账户审查表.doc VIP
- CATIA自由曲面教程教程分析.doc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公司第三季度招聘2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