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和周缘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pdfVIP

中卫和周缘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卫和周缘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

谨以此论文献给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师友亲朋 张威 中卫及周缘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 摘 要 宁夏中卫及周缘地区位于我国中西部巨型南北向构造带上,横亘于华北克拉 通与阿拉善地之间,位于阿拉善、鄂尔多斯与中祁连-柴达木地块之间的三角地 带,是我国东部和西部构造、地层和地貌分界线北端的组成部分,也是地球物理 场地壳厚度的急速变化带,有着独特的构造方向和沉积建造特征以及强烈的构造 变动。 (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宁夏中卫及其周缘地区地层进行了划分,对 存在争议的点进行了梳理,建立了中卫及周缘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案。 寒武系的地层按照2012 年出版的国际地层年代表,将之前的3 统划分方案 变为4 统10 阶的划分方案。其中,把香山群划归到寒武系的第三统和芙蓉统, 不再使用一些被废弃的组名。并与鄂尔多斯地层分区的地层进行了对比。对研究 区板块的亲缘性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奥陶系地层按照2012 年出版国际地层年代表,以3 统7 阶来划分。系统梳 理了研究区内奥陶系地层,并与鄂尔多斯地层分区进行对比。 在以上基础上,完成了中卫及周缘地区早古生界地层对比方案。 (2 )选取了研究区内典型的剖面,综合现有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的基础 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早古生界岩性镜下鉴定薄片、室内综合分析、中卫及周 缘地区古生界地层剖面实测,绘制了中卫及周缘地区野外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 (3 )建立了中卫及周缘地区古生物地层对比:① 贺兰山中部苏峪口地区在 早寒武具有亲扬子和亲华北特征;②贺兰山地区中寒武的生物具有亲华北和亲祁 连特征;③贺兰山地区早奥陶生物为亲华北特征;④贺兰山地区中奥陶生物具有 亲华北和亲扬子特征;贺兰山地区晚奥陶生物具有亲扬子特征。 (4 )研究区中奥陶纪的物源主要为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地质体,早古生代 锆石主要来自北祁连地区,新元古代成分主要来自阿拉善地区,几乎没有同期华 北鄂尔多斯西缘米钵山组稳定的锆石年龄分布。 I (5 )碎屑锆石年龄、古生物亲缘性等证据表明:早生代物源来自北祁连造 山带, 新元古代物源来自阿拉善微地块;此时,北祁连造山带(岛弧)逐渐靠 近阿拉善微地块,其间洋盆逐渐消失。 关键词: 地层划分与对比;早古生代;中卫;锆石;板块亲缘性。 II Early Paleozoic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ntradistinction Study in Zhongwei and Around Areas Abstract Zhongwei of Ningxia and its adjacent areas locate in the Giant north and South tectonic belt i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lies between North China Craton and Alashan ,locate in the triangle among Alashan, Erdos and Qilian - Qaidam massif. It is a part of Chinas East and West tectonic, the northern end of the stratigraphic and geomorphic demarcation line,and thickness changed rapidly with geophysical crustal. It has a unique feature on the direction of the structure, sedimentary formation and strong tectonic movement. (1)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Zhongwei in Ningxia and its adjacent areas are div

文档评论(0)

iludyap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