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循环对Orbal氧化沟系统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
第34卷第5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V01.34No.5
UNIVERSITYOFTECHNOI。OGY Mav2008
2008年5月 JOURNAl.OFBEIJING
内循环对Orbal氧化沟系统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
王淑莹1,闫 骏1一,侯红勋1,殷芳芳1,杨庆娟1
(1.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2;
2.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北京100037)
摘要:试验采用实际生活污水,利用改进的Orbal氧化沟中试系统(其中,氧化沟主体容积460L),在低溶解氧
条件下研究了内循环对系统的影响。实现了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增加内循环回流比,可以增强系统对氨氮负
荷的抗冲击能力.提高脱氮效果.但是除磷效率降低.考虑COD、氮和磷等指标,控制系统内循环回流比为1,可
得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对系统进行物料平衡计算.结果表明,聚磷菌约吸磷0.18 COD,与文献值接近.
mgP/mg
试验发现,系统中存在着反硝化聚磷菌(DPAOs)。其比吸磷速率为13.2mgP/(gVSS.h),根据缺氧与好氧比吸
磷速率之比计算DPAOs约占总PAOs数量的23%.
关键词:脱氮;反硝化除磷;氧化沟;内循环
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0037(2008)05—0522一06
Orbal氧化沟起源于南非…,该工艺对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可以不
Littleton[3
设初沉池,污泥产率低,多可达到稳定的程度,无需再进行消化处理【2J.Helen J对美国几个
Orbal氧化沟污水厂进行调查,发现部分水厂存在着明显的生物除磷现象;柯明勇等[4】对应用改良型的厦
门集美污水厂进行研究,通过对溶解氧、污泥龄和回流等方式进行合理控制,得到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较高的IDcoD/PTN进水使实现良好的脱氮除磷成为可能bJ.对于生活污水,其P。OD/IDTN值很低,应用三沟
环流式Orbal氧化沟系统很难得到较高的总氮去除效果;同时,由于其污泥龄较长,生物除磷效率很低.
磷性的影响及实现反硝化除磷的可行性.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原水水质及分析方法
试验所用原水岁d匕京工业大学家属区的原生活污水,水质组成如表1所示.由于该污水的Pc0D/lDTN
值约为3.4,试验过崔中通过向原水箱中投加一定量的乙酸钠,调节进水lD∞D/PTN值稳定在4.5~5.0.
表1试验用水水质
Tab.1 ofinfluent
Quality mg/L
收稿日期:2007—02.28.
项目(EDBS07/l.
作者简介:王淑莹(1953一),女。黑龙江肇源人,教授.
万方数据
第5期 王淑莹等:内循环对Orbal氧化沟系统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 523
340i(wTw)在线
p(MLSS)。均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6I.pH值、溶解氧和温度测定采用Multi
测定仪进行监测.
1.2试验装置
试验所用装置为改进的Orbal氧化沟系统,在Orbal氧化沟三沟反应器前增设了一个独立单元作为厌
L,工作容积10
氧区.如图1(a)所示,系统由贮水箱(300L)、选择器(实际容积15 L)、氧化沟(实际容积
460L,工作容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入世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pdf
- 全世界最薄的长方体.pdf
- 全国中青年统计科学研讨会的回顾与思考.pdf
-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的研究进展.pdf
- 全球化、后工业化背景下的行政学主题(一).pdf
- 全球化·新媒体·博物馆——关于“2013欧亚经济论坛·文化分会”.pdf
- 全球化时代认识重大现实问题的科学坐标--学习邓小平关于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科学论断.pdf
- 全球铝轧制工业概览系列综述之五全世界二辊热粗轧多机架热精轧铝板带生产线.pdf
- 全球铝轧制工业概览系列综述之十七我国引进的4辊铝带冷轧机及典型产品的轧制规范.pdf
- 全球铝轧制工业概览系列综述之十一 加拿大铝业公司奥斯威戈轧制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