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个耐人寻味管理小故事.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个耐人寻味管理小故事

七个耐人寻味的管理小故事 哲理的故事一 ??? 大明刚刚结婚不久,某天老婆正在厨房忙晚餐。大明想帮忙做点儿事。于是就说:“亲爱的,我能帮什么忙吗?”老婆说:“看你笨手笨脚的,找点儿简单的,就剥洋葱好了。” ??? 大明想,这个再简单不过了。但是刚剥不久,他就被呛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他不好意思去向老婆请教,只好打电话向老妈讨教。老妈说:“这很容易嘛,你在水中剥不就得了!” ??? 大明于是按着老妈的方法,完成了老婆的任务,开心得很。于是打电话对老妈说:“老妈,你的方法真不赖!不过美中不足的就是在水中要时常换气,好累人喔!” ??? 故事的哲理 ??? 我们常常没有注意到,说话的效果虽然由讲者控制,但却是由听者决定的。因此,不管自己说得多正确,只有对方准确收到你想表达的讯息,沟通才有意义。特别是在今天,传播的方式已经与传播的内容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了。 ?? ? 火腿多少钱?——切忌盲目竞争 ??? 哲理的故事二 ??? 一个犹太商人移民到了澳洲,在墨尔本街上做起老本行生意,开了一家食品店。对街正好有一家意大利人开的食品店,免不了相互竞争。 ??? 意大利人先沉不住气,在店门口黑板上写几个大字:火腿,每磅只卖五角。对街犹太人看了立即响应,竖个牌子:一磅四角。意大利人看到赶紧降价:火腿,一磅三角五分钱。犹太人也跟着换招牌:一磅三角钱。 ??? 意大利人忍无可忍,冲到犹太人店里,说哪有你这样做生意的?这样下去我们都会破产。 ??? 犹太人说:我看只有你才会破产,不是“我们”。我的店里根本不卖火腿,连我也不知道一磅三角卖的是什么东西。 ??? 故事的哲理 ??? 商业竞争是残酷的,但绝不能“杀红眼”。竞争与赌博的区别,便是理性,和基于理性的竞争战略。否则,任何方式的竞争杀手锏都是盲目的,甚至是自杀。 ??? 以愚困智—用人妙在相生相克 ??? 哲理的故事三 ??? 北宋时,有个叫徐铉的人以博学多才闻名于世。 ??? 一次,江南选派徐铉进京纳贡。按照惯例,朝廷要派一位陪同的押伴使。朝中众人都因没有徐铉的学问大,怕被他耻笑而不敢前往陪行,宰相也委实感到有些棘手,只得奏请宋太祖定夺。 ??? 宋太祖深知徐铉的学问和为人,便传旨要求呈上一份不识字的殿侍名单。宋太祖看了一眼名单,用笔随便一点,说:“此人可以。”众大臣颇感惊讶,皇上怎么会派一个如此愚笨的人去陪同满腹经纶的徐铉呢? ??? 被点名的殿侍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被糊里糊涂地派到了江南。 ??? 当这位殿侍陪伴徐铉上路后,从渡江开始,徐铉便妙语连珠、语惊四座,令同船的人叹服不已,惟独陪同他的这位殿侍默不作声,除了点头应是,其他的时候一言不发。 ??? 徐铉好生奇怪,不知这人学问深浅,便饶有兴致地与他攀谈,卖弄自己的学问,满以为这样会使对方感到自惭形秽。 ??? 谁知殿侍仍旧点头称是,既不发表意见,也不回答问题。 ??? 这样一连几天,徐铉深感没趣,傲气渐失,只好乖乖地随殿侍来到京城。 ??? 故事的哲理 ??? 是领导都爱才。可如何驾驭那些恃才傲物的人?是呕心沥血找到一位比他更有才气的人去降服,然后恶性循环吗?其实,运用相生相克的反向思维,懂得组合特质完全不同的人,往往是解决问题并且一举多得的诀窍。 ??? 各有期望——做事情找对人 ??? 哲理的故事四 ??? 某先生有大、小老婆,当他六十岁时,头发又白了不少,于是他就叫她俩每天拔除。但因大老婆恨他白发少,怕小老婆常常死缠着老头儿,所以故意拔黑发;而小老婆则希望他不要老,故拔白发。不到一个月,某先生便成了光头。 ??? 故事的哲理 做事情找对人是最重要的。同样的事交给不同的人做,由于出发点不同,处理的结果往往会出乎你的预料。 ??? 打不开的弹药箱——做不到的,往往根源于看不到的 ??? 哲理的故事五 ??? 二战时期在中非,意大利军队500多人奉命防守一个野战机场。他们拥有坚固的混凝土工事,充足的弹药,甚至还得到了两门德国人支援的威力巨大的重炮。而进攻方的英军只有400多人,甚至连像样的重武器都没有。 ??? 英国指挥官对这次攻打战斗不抱有任何希望,甚至已经做好了撤退的打算。但奇怪的是,进攻刚刚打响,意大利人就放弃了抵抗,打出了白旗。 ??? 当询问意大利军官为什么投降时,对方竟然气呼呼地说:“我们没有撬棍,没有办法打开那些该死的弹药箱!” ??? 故事的哲理 ??? 真的是撬棍问题吗?一个组织的竞争力,往往看似表现为那些看得见的硬功夫,实则真正起决定性的,是背后看不见的软实力。 ??? 比如:一个组织日常管理设计的严谨程度,好比封闭的弹药箱就应配备开箱的器具;比如:一个组织日常管理执行的精细程度,好比战前不断检查武器的完备程度;再比如:一个组织面临异常管理时的意志力,和继而的创造力,好比弹药箱打不开时,有没有不服输、不慌乱的勇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