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家庭会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少年的家庭会谈

青少年的家庭會談 ? 唐子俊(高醫大精神科主治醫師) ? 青少年的問題,常常是社區心理衛生工作 人員遭遇到社區民眾求助的重要主題。青少年由於開始具備些許的獨立能力,但是卻又不成熟的常常容易犯錯。尤其在國高中階段,許多青少年即使出現行為偏差或造成對他人和自己的干擾或傷害時,仍然不願意接受協助,這時候父母親會更加著急,而採取更強烈的壓制手段或者是過度的忍耐和包容,造成青少年問題行為延續下去。所以社區心理衛生工作人員,需要了解如何和這樣的家庭做接觸。 ? ? 接觸四原則 ? 青少年家庭接觸的四個基本原則: ? 一、注意青少年問題行為一再循環出現的背後原因︰ ? 1. 基本的主題是在:某些成員希望有條件地接納並且控制另外一個人。且大部分青少年的症狀,大多是來自想要脫離家人的控制。所以症狀越明顯,反而引誘家庭成員忽略仍然需要處理的關係,而將焦點放在如何減少症狀 2. 家人說想要控制,青少年就越疏離,所以造成惡性的循環包括︰家人持續的失敗,也覺得十分挫折;因為青少年被標上「症狀」,也越來越拒絕接受幫忙。再加上青少年本來需要協助才能夠控制脾氣,家人的疏離造成讓脾氣控制越來越壞 3. 症狀出現的主要家庭因素: ? (1) 界線模糊:這樣的家庭,對於青少年發展階段尋求獨立的改變,會認為是一種威脅。家庭花了許多努力來去除症狀 (2) 家庭成員疏離:父母親一直到青少年在學校或警察機構提醒之後,才發現青少年原來需要注意。但是長期沒有建立親近的關係,讓協助的過程顯得困難 (3) 父母親衝突沒有解決:夫妻衝突,造成某一方將注意力過度涉入在孩子的生活中,某一方無法插手。例如,憂鬱的青少年,母親過度涉入的保護他,父親卻認為他行為不良,想要糾正他。於是父母親對於孩子的管教出現衝突。衝突越大,更沒有辦法協助孩子改善他的行為 (4) 努力的方向偏差:例如,父母親一直幫孩子收拾善後,表面上看起來是幫忙孩子,事實上卻阻止了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可能的原因是:需要孩子依賴他們、站在他們這一邊,才能夠讓自己從婚姻的不滿足當中逃開 ? 二、發現家庭中每一個人都有多個層面的自我:不需要因為某些方面的失敗或不順利,就否定和忽視這個人其他的優點 ? 1. 例如,父親想要對孩子設定嚴格的規則,其他家人都覺得太嚴厲。家人卻沒有觀察到,父親是專注的、敏感的、想要保護小孩的 2. 父親的嚴格,相對的也顯露出母親的過度保護(母親的規則太過於溫和,沒有辦法達成管理的效果) 3. 治療師需要協助就是促進沒有啟動的資源投入協助孩子的管理 ? 三、如果沒有處理得當,容易造成青少年尋求自我獨立的正常發展受到阻礙。由於家庭的多面化,能讓孩子更有彈性去適應外界變動的環境。焦點如果只有放在症狀解除,會限制了多元化的發展。所以當家庭系統中某一個成員發展超出家庭的預期,家庭開始施加壓力讓他回到預期的軌道。這個階段當中,家庭的成員可能有些人需要接受個別的協助 ? 四、觀察家庭中出現互相卡死雙方溝通可能性的對話:因為這種溝通的方式,讓雙方充滿了情緒,導致看事情的角度有偏差 ? 1. 容易出現症狀的家庭,對話當中比較僵化,無法接受新的解釋和納入新的訊息。比較固執的家庭當中,一直向外尋找証據,來証實自己原來的說法是對的,所以家庭互動的基模並沒有改變。例如,過度嚴格的父親,選擇性的蒐集相關証據(母親太過溺愛,所以母親做的都沒有效果),來証明自己的嚴格是對的,並且想要說服治療師 2. 治療師切入的方向︰可以直接挑戰父親的想法,並且讓他開始注意自己忽略的對立訊息。如,敘事治療、焦點解決取向。也可以挑起新的行為,讓父親在新行為下,開始接受可能的新想法。如技術行動取向的enactment技術 ? 重要三步驟 ? 家族治療中,面對青少年和家人衝突的問題,專業人員可能切入的治療目標:社區工作人員可以參考這樣的概念,不過還是需要經過足夠的專業訓練和督導。切入家庭的步驟包括三個重要的步驟: ? 一、找出症狀的循環 ? (一)每一個家庭成員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第一次會談,就詢問「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什麼?」是為了讓會談的方向可以加入不同的意見,而不只是追尋著主流意見,而忽略了本來被推到邊緣的意見。例如父親說「我的女兒有厭食症,她就是問題的所在。她不願吃東西,而且繼續減少體重。我們用過任何的方法都沒有辦法讓她願意吃東西。」 ? 1、分析 ? (1) 父親認為問題出在女兒身上 (2) 父親對於女兒生病的行為加以標示:厭食症(內容是不願意吃東西) (3) 父親的挫折在於女兒不願意聽他的話 ? (二)母親說「我只是希望她趕快找到恢復的方法。又不是她故意要生這種病。她自己也很想好起來。」 ? 1.分析 ? (1) 母親認為女兒生病了 (2) 母親曾經詢問過女兒私下的想法和感受 (3) 女兒對於母親說這樣的話沒有反應,可能表示不贊成 ? 2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