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 国市场经济的哲学审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pdfVIP

《当代中 国市场经济的哲学审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一 篇 绪 论 第 2 页 第 3 页 第一章  当代 中国经济体制 改革呼唤哲学理性 哲学是反思 ,使思想 自觉而为思想 ,因而哲学是一种理性力 量 。我 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哲学理性,以增强其 自觉性 。以下从 四 个方面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反思: 历史转折意识 。应对历史转 折予以广义的理解,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标志着历史转折,它所 引 发 的社会体制变动 的深刻性不逊于 以前 的历史转折 。应该具有历 史转折的自觉意识。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历史转折意识 的哲 学基础 ,我 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的发动、深入发展与忧患意识联系在 一起 。 实践与理论 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 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 要处理好实践 的基础作用和理论 即认识 的指导作用之 间的辩证关 系 。 )一切从实 际出发和一切从最广大人 民群众 的最大利益 出 发,既对立又统一,是党在经济体制改革 中必须予 以遵循并且要处 理好 的两个基本 出发点。兹分别作些分析 。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历史转折意识 马克思有一段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的著名论述 。人们对于这段 经典式论述 的解释,其中有几点是需要重新予 以理解的。社会形态 的更替标志着生产力 的质 向发展和 由此产生 的危机 ;在一个社会 内部生产力 的发展也不断经历着阶段性 的质 向变化 ,也会产生危 机 。危机 引起社会革命和历史转折 。要 区分社会革命和历史转折 的两种形式 。我 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标志着历史转折 ,它所引发的社 第 4 页 能 ?因此 ,价值争论很快就上升为关于经济学学科性质 的评估和争 辩 。 年 ,罗宾斯在 《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中认为 ,经济 学 中出现 的严重 的经验 问题 为经济 学知识 的本性所使然 ,因为我 们 不可 能对 人 与人之 间的效用作 出客观 比较 。 年 哈奇森在 《经济学理论 的意义和基本前提》中把经济学 的命题分为反复命题 和经验命题两类 ,认 为经济 学研 究应朝 向经验 自然科 学 的方 向发 展 ,经济学知识也应该像 自然科学知识一样具有可证伪 品格 。但对 哈奇森观 点 的争论来 自两个方面 :可证伪 的必要条件 究竟是经济 理论 的假设还是预测 ?经济理论对于经济现象到底是 “理解 ”还是 “解释 ”?对经济学知识性质的哲学层面的思考和争论 ,表 明经济学 与哲学的联盟处于更 自觉的状态 中。 世 纪 年代 以来 ,随着 西方 发达 国家特 别是 美 国经济滞 胀 的产生和 发展 ,一些诺 贝尔经济 学奖获得者对 经济 学主流 学派 的研 究范式进 行 了大胆 的质疑和批判 ,从 中引发 出许 多发人深 省 的哲学 问题 。例如 ,英籍诺 贝尔奖获得者 哈耶克提 出了经济体制运 行过程 中的 “理性局 限性 ”问题 ,美籍诺 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 尔森提 出了消融劳动价值论和 效用价值论之 间矛盾 的市场价值论 问题 ,荷籍诺 贝尔奖获得者库普曼在 《资源配置经济学》 中则从哲 学方法论 的角度对作为经济 学体系逻辑起 点 的 “假 定 ”进 行 了考 察 。与之相应 的是 ,另一批学者则写 出了一批用哲学来反思经济学 的颇有影响的著作 。例如 ,鲁宾森 的 《经济哲学》、哈恩的 《哲学与经 济理论》、霍利斯的 《理性经济人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哲学批判》等。 这些情况表 明,经济学与哲学 的联盟 的 自觉性又提高 了。现代社会 的经济现 象错 综 复杂 ,近 百年来经济 学发展 中形成 的主流 学派 的 注重经济理性逻辑演绎 的方法 ,受到 了当代世界经济复杂性 、不确 定性和偶然性事件 的撞击与挑 战 。对于这种撞击与挑 战的反思 ,便 使经济 学与哲学 的联盟 ,在 历史发展 的基础 上 ,进 一步得 到 了加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