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单相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trol Method of the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ingle-phase Grid-connected Inverter.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9卷第9期 电力科学与工程 V01.29.No.9
6
2013年9月 ElectricPowerSdenceand
EngineeringSep.,2013
分布式电源单相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研究
朱 昊1,韦 钢1,陈秋南1,贺 静2
(1.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
2.上海市供电公司嘉定供电公司,上海201800)
摘要:分布式发电系统通常采用逆变器并网,基于LCL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能够有效抑制高频谐波电流
进入电网,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对单相逆变器并网模式建立数学模型,基于频域分析理论,提出一种双
环控制策略,内环电容电流控制增加系统阻尼,有效抑制谐振发生;外环并网电流控制实现对并网电流
的精确控制,以及高功率因数并网。该控制策略有效抑制了谐振尖峰,增强了系统稳定性.实现了逆变
器并网电流的优化控制和运行。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鲁棒性强,保证逆变器并网电流与电
网电压同频率输出,且设计方案简单易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单相逆变器;LcL滤波器;频域分析;双环控制策略;并网电流;鲁棒性测试
中图分类号:TM46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issn.1672—0792.2013.09.002
应速度1;利用逆变器侧电感电流的反馈控制可
O 引言
实现系统的稳定性控制,但是属并网直接控制,
由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组成的低压分布式 控制精度较差随~7|;采用滤波电容电流内环控制
供电系统(简称微网)向负荷提供高质量电能是 方法实现谐振峰值的抑制,但该类控制策略受系
目前研究的热点。分布式电源一般通过并网逆变 统参数的影响较大怫曲o;利用状态反馈法进行闭
器接人电网,并网逆变器控制性能的好坏,直接 环设计,对逆变器侧电感电流及电容电压等的反
影响微网系统的稳定运行。由于LCL并网逆变器馈实现谐振频率处峰值的抑制,但是状态反馈控
能够有效抑制高频谐波电流进入电网,因此得到 制抗扰动性较差,不利、于系统的稳定性¨¨13J。
了广泛应用。但LCL滤波器易造成系统输出振 本文基于频域分析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
荡,不利于逆变器并网电流的稳定输出。可通过 双环控制策略。内环采取电容电流反馈,作“精
相应控制算法增加系统阻尼,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细”调节,提高系统阻尼,快速响应系统变化;
实现逆变器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的同频率输出以 外环采用并网电流反馈,实现对并网电流的直接
及高功率因数并网¨“1。 控制,以抑制电网电压波动和非线性负载等扰动
在逆变器并网电流控制问题上,很多文献用 对并网电流的影响,实现对基频信号的无静差控
各种不同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目前普遍 制和高功率因数并网。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
采用的控制方案主要有基于逆变器侧滤波电容电 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压、电感电流及滤波电容电流的反馈等来实现对
1频域控制技术
逆变器并网电流的控制。通过控制滤波电容电压,
能够最终实现并网电流控制。但是该控制器设计 系统的频域特性主要包括相位裕量、增益裕
复杂,内环采用电容电压调节影响控制系统的响 量以及稳态误差等。在伯德图上把控制器的幅频、
收稿日期:2013—06—04。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1303)。
haol9881225@126.com。
万方数据
ELECTRlCpOWER
第9期 朱昊,等分布式电源单相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方法TRIZ理论在解决动力电池检测设备恒流源模块散热系统效率问题中的应用.pdf
- 创新机制创先争优全面完成2010年各项任务.pdf
- 创新末级保护管理,提升安全用电水平.pdf
- 力科示波器技术特点.pdf
- 利用CVT二次信号的频域行波故障测距方法 Frequency Domain Traveling Wave Fault Location Method Using CVT' s Secondary Signals.pdf
- 利用DCS历史曲线分析发电机氢纯度下降原因 Utilizing DCS History Curves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Hydrogen Purity in Generator Unit.pdf
- 利用iFIX监控软件实现数据采集和输出报表 Using iFIX Monitoring Software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Output Statement.pdf
- 利用NFC技术补全智能用电通信环路 Consummation of Smart Power Consumption Communication Loop Based on NFC.pdf
- 利用SCP预测中期电价 Medium-term Forecasting of Electricity Price by SCP.pdf
- 利用S变换时频等值线图与幅值包络向量实现电压凹陷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Voltage Dips Using Time-Frequency Contour and Amplitude Envelope Vectors by S-Transform.pdf
- 分布式电源的混合储能配置分析与研究 Hybrid Energy Storage Configuration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Distributed Power.pdf
- 利用波形非正弦度分形估计值识别励磁涌流 Identification of Transformer Inrush Current by Using of Fractal Evaluation of Waveform Non-Sinusoidal Level.pdf
- 分布式电源的准入容量与优化布置的实用方法 Maximum penetration level and optimal placement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pdf
- 利用波形曲率识别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新方法 Novel Method to Identify Transformer Inrush Current Based on the Curv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Waveform.pdf
- 利用不同曝光时间放电图像的灰度直方图识别介质阻挡放电模式 Classification of the Discharge Mode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Using Gray Level Histogram of Discharge Images Under Different Exposure Times.pdf
-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过电压的影响 The Impact of Distributed Generators on Distribution Network Over-voltage.pdf
- 利用场路结合方法分析磁轴承悬浮力 Levitation force analysis of magnetic bearing by circuit-field combination method.pdf
- 利用储能平抑波动的光伏柔性并网研究 Flexible grid-connection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with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fluctuation smoothing.pdf
- 分布式电源和电能的有效性专业组论文概述 A Summary of the Session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Electricity.pdf
- 利用单端暂态量检测单相高阻接地故障的新方法 Novel Non-unit Transient-based Protection of Single Phase High-impedance Fault.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