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接线盒对衡器准确度的影响
1 概述
接线盒是组成衡器得一个重要部件,接线盒得质量也是影响衡器准确度盒稳定性得重要因素。现有的衡器标准和规程对接线盒没有明确得要求和检测方法,对其引起得误差也没有加以规定。有人认为其误差应包含在称重指示器得误差分配内,但在实践中,称重指示器的形式试验时并没有包括接线盒一起测试,而且也不好一起测试。
本文试图从技术角度分析一下接线盒对衡器准确度的影响和影响接线盒稳定性的因素及改进方法。
2 并联接线盒
并联接线盒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灵敏度调节电位器W与电阻R3串联后与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端并联,因此称为并联接线盒。
并联接线盒引起误差的原因主要有:
2.1 印制板漏电
如果接线盒没有进水或严重受潮,印制板漏电的影响可以忽略。如果印制板受潮,信号线对地或对激励电压+端的漏电电阻达到1MΩ以下,衡器的零点漂移就可能达到最大秤量的百分之几十。因为接线盒一般都是安装在秤台下,接近地面,容易浸水和受潮,所以接线盒的密封和防潮不可忽视。
2.2 信号端TVS管漏电
为了防止静电放电或雷击浪涌对传感器和称重指示器的破坏,许多接线盒内接有TVS保护器件。5VTVS管的漏电流可达几十微安以上,对信号线来讲影响太大,因此许多接线盒仅在信号线间和激励电源对地间有TVS管,TVS管的漏电电流影响减小了,但对信号线的保护作用也减小了。
2.3 接线端子接触电阻的影响
如果按照正确的六线制接法,接线盒与仪表一侧接线端子的零点零几欧姆甚至零点几欧姆接触电阻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但是接线盒与传感器连接一侧的接触电阻如果大于零点一欧姆,其对该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就达到万分之三以上,不可忽略。
表1 并联接线盒电位器每圈的调整效果
电位器圈数
0
1
2
3
4
……
14
……
28
电阻(K)
0
7
14
21
28
100
200
对350欧传感器的影响(%)
灵敏度降低
-3.3
-2.02
-1.44
-1.12
-0.91
-0.33
-0.17
每圈变化量
1.28
0.58
0.32
0.21
0.14
0.02
≈0.005
对700欧传感器的影响(%)
灵敏度降低
-6.54
-3.95
-2.83
-2.21
-1.81
-0.65
-0.34
每圈变化量
2.59
1.12
0.62
0.40
0.28
0.04
≈0.01
2.4 调整点位器的影响
这里先不讨论电位器本身的稳定性问题。并联接线盒电位器的接法是用200K电位器与10K电阻串联,再并接到传感器信号线上。如果传感器输出电阻为350欧,则电位器调整传感器灵敏度的范围是-0.17%~-3.3%,调整量为3.13%;如果传感器输出阻抗是700欧,则调整范围为-0.34%~-6.54%,调整量为6.20%(这里没有考虑其他并联传感器的影响)。接线盒采用的电位器现阶段只有线性特性的电位器,总调整圈数大约20~30圈,每圈的调整效果非常不均匀,电位器初始几圈灵敏度调整的范围比较大,如表1所示(按28圈,每圈大约变化7K)。
可见在电位器起始几圈调整效果非常明显,用户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在此范围内使用,这时电位器触点位置变化和接触电阻变化的影响就比较大;而调整范围的最后几圈几乎没有效果。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串联电阻增加到30K,调整范围分别降低到约1%和1.9%,首圈的调整量降低到约0.21%和0.40%,电位器稳定性的影响也可降低几倍。该方法要求称重传感器灵敏度的一致性要高一些;二是选用指数特性的电位器(或对数特性电位器反过来接),使电位器每圈调整量比较均匀(使用指数特性或对数特性电位器安装时一定要注意方向,否则适得其反)。二者结合效果会更好一些。现在市面上还没有接线盒使用封装类型的对数或指数特性的微调电位器,如果有电位器的生产厂能开发出来,对衡器生产厂和衡器用户也是一个贡献。
2.5 电位器稳定性的影响
表2 某型电位器技术参数
项目
测试条件
数据
接触电阻变化,最大
1%或1,取大者
温度影响(最大)
100Ω
±100ppm/℃
±250ppm/℃
热冲击
-55℃到+125
1%△RT,1%△VR
湿度影响
10个24h循环
1%△RT
绝缘电阻1000MΩmin
冲击
6ms,锯齿波,100g
1%△RT,1%△VR
震动
20g,10到2000Hz
1%△RT,1%△VR
高温暴露
125℃
2%△RT,2%△VR
负载寿命
0.5W,70℃
2%△RT
焊接温度影响
260℃
1%△RT
表2为国外某品牌微调电位器的几个有关稳定性的技术参数。
如果某只传感器的调节电位器位于第2圈的位置,对于350欧的传感器1%接触电阻的变化就会使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发生大约0.09%的变化,对于700欧的传感器就会发生大约0.18%的变化,给衡器造成的误差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有限公司清算注销中若干实务问题.doc
- 有效钙镁含量滴定.doc
- 有社保还需要补充商业医疗保险4大原因.doc
- 月薪8000出租车司机给微软高管上一堂MBA课.doc
- 正方】代购责任主要在于父母.doc
- 正确量内衣方法.doc
- 正确认识中学生友谊和爱情观.doc
- 正源学校2012年高二下期(理)期中考试化学《化学和技术》试题和答案.doc
- 植物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doc
- 治理措施和实施方案.doc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最近下载
- 软件设计服务合同.docx
- 工程制图与AutoCAD习题集(第2版)习题答案.pdf
-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测试 (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df VIP
- 超级猩猩健身房品牌手册.pptx VIP
- 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的创新路径与案例.docx VIP
- 智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消费品以旧换新策略的实施案例分析与借鉴.docx VIP
- 基础护理学课件 14.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ppt
- 电动港机装卸机械操作工(门机)技能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考点21:学会拓展延伸-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