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计算方法和账务处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与账务处理 一.外贸企业收购出口货物退税 ?外贸企业收购出口货物,在购进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应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对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持普通发票特准退税的12类货物,按以下公式计算确定进项税额:       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销售金额  进项税额=────────────────?×退税率           1+征收率  退税率按以上“四.出口货物退税率”的规定确定。 外贸企业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价款或普通发票票面金额与确定的进项税额之差及实际发生的采购费用,应计入采购成本借记“商品采购”?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货物出口销售后,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借记“商品销售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按照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与按规定退税率计算的应退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商品销售成本”,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外贸企业按照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出应收的出口退税,借记“应收出口退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出口退税”科目。 外贸企业已退税的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货的,应及时到其所在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交纳已退的税款。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冲减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 【例1】某外贸公司购进出口商品二批,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款300万元,增值税额51万元;另一批为从小规模纳税人(生产企业)购进特准退税的工艺品,普通发票上注明金额10.6万元。二批商品已经全部办理了出口报关手续,并已收到销货款45万美元,当天市场汇价1:8.30。出口商品的退税率为13%。试作会计分录: ⑴购进出口商品时, 进项税额=510000+106000÷1.06×6%=516000(元) 借:商品采购—出口商品采购???????????3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6000 贷:银行存款????????????????????? 3616000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3100000 贷:商品采购—出口商品采购??????? 3100000 收到出口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450000×8.30)3735000 贷:商品销售收入—出口商品销售收入??3735000 结转出口商品成本时, 借:商品销售成本—出口商品销售成本????3100000 ????贷: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 3100000 调整出口商品成本时, 调整金额=3000000×(17%-13%)=120000(元) 借:商品销售成本—出口商品销售成本?????6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0000 计算应收的出口退税时, 出口退税额=3000000×13%+100000×6%=396000 借:应收出口退税??        ?????396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96000 收到出口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396000? 贷:应收出口退税???????????? 396000 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税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退税,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也进行相应的调整。 1994年新税制实施后,国家税务总局对不同性质的企业规定了不同的退(免)税方法。1.对内资生产企业和1994年1月1日以后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按国税发[1994]031号.?[1995]01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采取“免.抵.退”办法;2.对1993年12月31日以前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规定了免税的办法。 1995年7月1日之后,根据财税字[1995]9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对生产型企业已按规定采取“免.抵.退”办法的,在1995年7月1日以后生产出口的货物,继续采用“免.抵.退”办法;未按“免.抵.退”办法办理的,一律按照先征后退的办法执行。1993年12月31日以前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从2001年1月1日起按上述办法计算出口退税。 2002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2]7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并纳入国家出口退税计划管理。 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