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大气与水分因子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均匀增温,形成了全球总的气候格局和气候模式,同时又通过大气环流形成了地球上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和水分循环,可见,大气与水分关系密切,所以我们把大气和水这两个因子放在同一章里讨论。
水的热容量高,所以水温的增高与降低的速度都很慢,环境中温暖的水是一个重要的能量储存物质(Water has a high heat capacity, making it slow to cool and slow to warm, warm water is an important storage for energy in the environment.)。
第一节 大气因子及其变化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生态意义
地球被一层大气所包围,从地球表面到高空1 100?km的范围内都属于大气层,由所有围绕地球的大气构成大气圈。大气分为三层:最上是电离层,中间是平流层,最下是对流层,对生物影响最大的是对流层,各种天气现象,风云雨雾的形成主要是对流层的影响。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空气向上越来越稀薄,估计约有99%的空气集中在29?km范围内。从地面向上2?km以内,局部气流变化与更替最为激烈,与有机体生活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大气对森林的生态意义主要发生在地球表面30-50?km的大气层里。
大气的组成
大气圈中的空气是复杂的混合物,如果没有严重的环变迁和污染发生,它的组成是一定的。一般:氮占78.08%;氧占20.95%;氩占:0.29%;二氧化碳占 0.032%;其余为稀有气体如:氢、氖、氦、臭氧、氪、氙,以及灰尘和花粉等。除了上述物质外,大气中还有水汽,即水蒸气,按体积说,常在0-4%范围内。
空气是一切有机体所必需的物质,绿色植物要吸收大气中的CO2、O2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动物和人类需要吸收O2、臭氧层可以吸收一部分紫外线,免去紫外线对人的危害,CO2和水蒸气可以阻止地面热量的散失等。
氧气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氧气是动物呼吸的必须物质。呼吸作用能生成ATP和NADPH,为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来源。总之,没有氧气就不可能有生命,除了上面所讲的动植物外,还有微生物对O2也有特殊意义,土壤中分两种微生物,一是好气性微生物,另一是嫌气性微生物,在林内,接近土壤表面O2很少,对好气性微生物活动不利。如果微生物不活跃,分解缓慢,不利养分循环。
植物如果没有氧气或者在缺氧时出现无氧呼吸,产生乙醇,乙醇过多会出现酒精中毒现象,大气中的O2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植物对于动物是生命的基础。
除了O2外,大气中还有一种3原子的O3,被称为臭氧,臭氧有利于吸收紫外线,不利因素是产生污染。
二氧化碳
大气中的CO2浓度对植物影响很大,它不仅是植物有机物质生产的碳源,而且对于维持地表的相对稳定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地球形成的时期,大气中CO2远远高于现在,只有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吸收CO2,放出氧气,才使得CO2浓度下降,氧气浓度上升。约距今6亿年前,CO2的量才减小到现在的水平。不过,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加剧,工业的发展,CO2浓度在不断增加,在过去的100年里,CO2浓度从295ppm增加到320ppm。
在植物的干物质中,碳占总干重的45%,氧占42%,氢占6.5%,氮占1.5%,其他占50%。据估计每年有150亿吨的CO2转化为森林木材,占陆地总生产量的50-75%,可见CO2对森林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O2在一昼夜在一片森林内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一般接近地表CO2浓度越大,白天CO2浓度在地表以上随高度差异不大,但是到了夜间,差异变大。白天由于光合作用,在树冠附近的CO2浓度低于大气CO2浓度,晚间由于光合作用停止,只有呼吸作用,所以树木叶子越高的层次呼吸量越大,呼出的CO2越多,所以,夜间的地面CO2浓度最高。
我们知道由于人类活动,地球表面CO2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了温室现象的发生。CO2像一个暖房一样,让太阳辐射进入,缺阻止了热量向大气的散失,CO2阻隔近红外辐射,使地球表面增温,即温室效应。只要现在的温度增加1℃,就可以使美国的作物减产11%,尤其是蒸发增加和水分减少,这样的温度变化,可使美国每年损失大约50万美元。除此外,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很多地方就会受到影响:Florida, Netherland,London, Tokyo, Montreal, Stockhlom,Copenhagen。
2.大气污染及其对树木的影响
二、风对树木的影响以及森林的防风作用
风对树木的影响
风对树木形态和解剖构造的影响;
风对树木生理活动的影响;
风对生长的影响;
风与繁殖;
风对树木的机械损害。
森林的防风作用
森林对风的阻挡作用;
农田防护林的防风作用;
林带的防风固沙作用。
第二节 水分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试题(连线题).doc VIP
- 长虹LED42C2000黑屏故障通病维修方法分享.doc
- 教科版(2025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之连线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5年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打印版.pdf VIP
-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4——连线题(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 VIP
-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 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消防员心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哲学与文化》.docx
- 风力发电场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规范-DB2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