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我在这二十一年的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其中包括;1、静脉穿刺的基本方法,重点归纳为,血管的选择,光线的强弱的影响,针头的选择,进针的手法,针头的固定,肥胖小儿的静脉穿刺方法,六点。2、静脉穿刺及输液时的注意事项,其中也包含为,严格的无菌操作,穿刺顺序,固定要点,按压方法,必要的宣教工作,巡回观察。3、心理护理。4、护士的心理素质。5、总结。现将具体体会如下。 ? ?一、静脉穿刺的基本方法 ? ? (一)、血管选择:小儿静脉注射较成人难度大,因为小儿不易合作,所以其血管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整体的解剖角度来说,小儿的头皮静脉、手足浅静脉都适合于静脉注射。 ? ? 1、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穿刺前,仔细刮去血管周围头发及汗毛,充分暴露血管,以利进针和固定。 ? ? 2、3~12岁的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厚密,血管不清晰,不利于头皮静脉的穿刺。宜选择四肢静脉,一般选用手背静脉、足背静脉、肘窝静脉、踝静脉等。对慢性疾病患儿宜由远心端选用,抢救患儿和静脉推药时宜选用肘静脉和大隐静脉,一般治疗宜选头皮静脉和肢体静脉。 ? ? (二)、光线的强弱:光线的强弱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光线太强可使瞳孔缩小,太弱的光可使瞳孔开大。因此,明亮的自然光其亮度适宜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在光线不太好的房间、阴雨天气以及夜晚,就只有借助日光灯,选150W灯泡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穿刺静脉45~50cm为宜。总之,不论选用哪种光线,操作者的身体与手勿挡住穿刺部位的光线。 ? ? (三)针头大小的选择:原则上是根据静脉大小及深浅部位而定,一般头皮静脉选用5号半针头比较适宜,四肢静脉选用5号半~6号半针头。 ? ? (四)、进针手法:根据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所成角度不同分直刺法和斜刺法,直刺法是指在欲穿刺的静脉上,针头与皮肤成10°~45°角,针头斜面向上,右手持针,左手绷紧皮肤,通过皮肤将针头直接刺入静脉;斜刺法是指在欲穿刺的静脉旁侧,距静脉约1.0~1.5cm,针头与皮肤成20°~30°,将针头刺入静脉。当阻力减小,有落空感,同时见回血后不宜再进,直接固定。如未见回血,右手挤压输液器软管,如穿刺成功,即可见回血。直接法适合于小儿头皮静脉、手背及足背浅静脉、指(趾)间静脉,斜刺适于肘静脉、大隐静脉等。 ? ? 五、针头的固定:穿刺成功后,左手拇指固定针柄,用3~4条胶布固定,头皮针小辫绕圈后用1条蝶形胶布固定于耳廓上,头皮针小辫绕圈范围要适宜,过大容易在输液过程中被牵拉或碰掉,过小易折,造成阻塞。要特别提出在穿刺前要剃掉穿刺点周围毛发,以利于胶布固定。如遇到有患儿因哭闹或应用退热药物引起头部多汗而影响胶布固定时,可用头围固定法。长35~45cm,宽2~3cm的松紧带两端连接,套入头部,固定于穿刺点所粘胶布之上,可避免因出汗胶布脱落,拔针时不粘头发。如选用踝静脉或足背静脉穿刺,则需要用小夹板固定踝关节和足背,下肢置于功能位。 ? ? 六、肥胖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肥胖小儿头皮静脉不清晰,头皮脂肪厚,进针深浅不易握,我们掌握运用以下3点来进行操作:(1)肥胖小儿头皮边缘常有静脉显露,但管腔细回血慢。穿刺时要求持针稳,进针慢,感觉针头进入血管后,回抽注射器针栓,可见回血,证明穿刺成功。(2)根据静脉解剖位置,在额正中静脉,颞前静脉,耳后静脉等血管的相应部位,用手指横向触摸时,可触及“沟痕”感,触摸“沟痕”时可感觉静脉的走向及深浅,穿刺时进针角度15~20°,进针速度宜慢,有时进入静脉会有落空感,见回血时,穿刺成功。(3)小儿头颅沿额缝、冠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行。穿刺时摸清骨缝,进针角度45~60°,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平行向前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 ? ? 二、静脉穿刺及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 ? 1、在配药及穿刺过程中,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 ? 2、穿刺时从静脉一端开始穿刺,逆行顺行均可,而不应从血管中段开始穿刺,以防穿刺失败,形成皮下瘀血,致整段血管模糊不清,无法再穿刺。 ? ? 3、固定胶布要牢固固定时针头不能漂浮在皮肤上,以致针头移位,穿出血管,造成局部肿胀。 ? ? 4、注意按压方法 ? ? A、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将消毒棉纤放在穿刺部位,左手拇指沿血管方向纵向压住棉纤,迅速拔出针头,这样可将进皮针眼及进血管针眼同时压住,以防皮下瘀血。 ? ? B、因血小板及其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