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介绍
-----武思法《武汉师院》1974年01期
商鞍及其变法
商鞍(?—公元前三三八年) ,战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前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本是卫国人,姓公孙,名鞍,也叫卫鞍。后因受秦封于商,称“ 商君” ,后世习称商鞍。
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正是社会变革急剧进行的时期,也是儒法斗争走向尖锐化的阶段。妄图挽回奴隶制颓势的儒家,日益不得人心。为新兴地主阶级上台大喊大叫的法家,随着封建制的琢步确立而登上政治舞台。
秦国开始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直到公元前四○八年,即鲁国“ 初税亩” 一百八十六年之后,才“ 初租禾”(征实物地租) ,即承认土地私有制,封建制才逐步发展起来。公元前三六二年,新即位的秦孝公为了改变秦的落后局面,破格召用国内外“ 能出奇计强秦” 的人材。这时,继承了前期法家李悝(kuī)、吴起传统的商鞅,便应召入秦,他的一系列变法图强的建议,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因此得以从上而下地实行变革。
首先,商鞅从理论上驳斥了奴隶主代言人廿龙、杜挚之流鼓吹的“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等谬论;以“ 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为证,坚决主张:只要可以强国利民,就“不法其故,不循其礼” ,为变法运动打破了思想障碍。通过三年实践的检验,商鞅变法,“ 百姓便之” 。于是,秦孝公正式任商鞍为左庶长(相当于卿),并于前三五二年拜为大良造(国相),大张旗鼓地进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
一、摧毁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井田制,开阡陌封疆,确立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二、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关中沃野千里,地广人稀。商秧招徕移民,利其田宅,并免除他们的一切负担,使之专力务农,“ 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杜佑: 《通典》) 。为了改变“ 农者寡而游食者众” 的局面,充实农业战线的劳力,商鞅采取了打击豪商大贾的措施,并“贱游学之人” ,反对自由民脱离生产、效法孔儒,流窜四方、钻营利禄。另方面鼓励垦荒,“僇(努)力本业(农业)” ,规定:凡努力从事耕织,因而获得高产的,原来的奴隶可以获得自由,相反,凡是弃农经商,游手好闲以至贫困的自由民,不但倍加征税,还要罚做奴隶。这些措施有力地打击了奴隶制,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三、奖励战功。商鞅强调“ 入使民属于农,出使民壹于战” ,不仅鼓励成年男子作战立功,而且组织妇女“ 盛食负垒,陈(阵) 而待命”。为了鼓功战功,设爵禄授作战有功之士。即使是奴隶,只要有战功,也可以得到最低的爵秩;而贵族若没有战功,也不能受封赏。从而使“ 富贵之门,必出于兵” 。军功分二十级,除最高级的“彻侯” 外,都不封给土地,而“彻侯” 又是虚设而不实授的。这样,秦从根本上废除了周代封建诸侯及“世卿世禄” 旧制,而向一部分新兴的地主阶级和自由民开放了政权。相应地也就剥夺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四、厉行法治,强化地主阶级专政。商鞅主张“ 观俗立法” 、“ 度俗而为之法” 、“ 察民之情” 而立法,地主阶级要靠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法是“ 君巨之共操”的,君主也得照法律办事。主张“ 刑无等级” “ 有功于前、有过于后者,不为损刑” ,即所谓“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他不仅对奴隶主贵族中的反变法分子毫不姑息,而月还拿太子的师傅代犯法的太子受刑,敢于对奴隶主复辟势力实行专政。这对儒家的“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也是一种有力的批判。
商鞅主政时,秦统一了度量衡,分全国为四十一县,取消割据局面,为以后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奠定了基础。史称:新法“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家给人足,道不拾遗,国以富强”,成为封建地主制最为巩固和发展、最有力量统一华夏的头等强国。
要革新,要革命,必然会有保守、复辟势力出来反对。遭受打击的“ 秦宗室大臣多怨鞅”。孔老二的信徒赵良,竟窜到秦国,妄图夺商鞅的权。他引用《周书》上的什么“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攻击商映对奴隶主实行的革命暴力政策,要商鞍立即下野。秦孝公死后,奴隶主复辟势力趁机反扑,将商鞅车裂,并杀害了他的全家。由于商秧的变法是符合厉史发展规律的,是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的,所以,商鞍虽死,而“ 秦法未变也” 《韩非子· 明法》 。奴隶主势力“ 虽杀其身而不能废其法” ,甚至“ 秦虽亡而犹不可变” (叶适:《习学纪言》 )。这证明,新生必然战胜腐朽,历史前进钓潮流势不可挡。
荀子及《天论》
荀子名况,是战国末年的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曾在齐、赵、秦、楚等国积极从事政治、学术活动,晚年在楚国从事著述,将其对政治、学术、经济、军事各方面的思想见解写成《荀子》三十余篇。他坚决反对孔孟复古倒退、企图维护和恢复奴隶制的所谓“ 法先王” 的反动说教,主张“ 法后王” ,按照历史发展的趋势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