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夏季风系统的气候特征及其长期变率研究综述-中国气象局广州.PDF

亚非夏季风系统的气候特征及其长期变率研究综述-中国气象局广州.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2卷第6期 热 带 气 象 学 报  Vol.32,No.6       2016年12月 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        Dec.,2016 丁一汇,李怡.亚非夏季风系统的气候特征及其长期变率研究综述[J].热带气象学报,2016,32(6):786796. 文章编号:10044965(2016)06078611 亚非夏季风系统的气候特征及其长期变率研究综述 3 1,2,3 丁一汇 ,李怡 (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210044; 3.国家气候中心,北京 100081) 摘  要:在综合论述亚非夏季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评述亚非夏季风的年代际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1)在古气候学上,末次冰盛期和全新世中亚非季风干湿状态的研究成果。亚非季风系统在暖事件中同步增强, 降水偏多,处于湿润期;在冷事件中,同步减弱,降水偏少,处于干旱期。(2)近百年现代气候学对亚非夏季风的 研究主要围绕亚非夏季风在非洲地区和亚洲地区的进退问题。研究一致表明,在1960年代季风降水减弱,亚非 夏季风雨带南移;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非亚夏季风开始同步北移加强。(3)北非和亚洲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尺度的变率影响亚非夏季风雨带的一致北移和南退。指出了在1990 年代中期以后非洲萨赫勒地区和中国黄淮地区降水的增多机理。通过评述,无论对万年尺度的古气候变化时 期,还是近百年的现代气候变化时期,亚非季风系统是一个行星尺度的内部一致的季风系统,它总体上具有同步 一致的进退演变。   关 键 词:亚非夏季风;古气候;热带东风急流;AMO   中图分类号:P425.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032/j.issn.10044965.2016.06.002 [7] 海洋系统对太阳辐射强迫年循环的响应 。季风 1 引  言 系统包含低层辐合、强气旋性涡度、深对流等重要 的ITCZ特征,季风的爆发被认为是 ITCZ季节迁 亚洲和非洲是全球著名的季风区域。亚洲夏 移的表现[8-10]。所以,以往的研究提出运用ITCZ 季风系统和非洲(北非)夏季风系统可简称为亚非 [11-12] [13] 夏季风。由于,同时受热带东风急流和来自南半 表征季风的变化 。Sikka等 指出,印度大 球的跨赤道气流的影响,从北非的萨赫勒地区印 范围降水与纬向风的经向切变有直接关系,而 [10] 度中北部中国华北日本南部的一条长带被称作 ITCZ恰是纬向风经向切变的最大值区。Gadgil [1] 更揭示了南亚季风的爆发和降水与ITCZ的2~6 亚非季风带 。亚非季风系统属于全球季风系统 的一员,其变化影响着东亚、南亚和非洲地区的降 周的周期性移动有关。Li等[14-15]指出,全球热带 水。沿着亚非夏季风带北部边缘地带的降水强弱 季风位于北半球夏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