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测量技术》理工大学出版社.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主主 主生 萤树义编芳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说明 根据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教材工作分工的规定,我部承担了全国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 校工科电子类专业教材的编审、出版的组织工作。由于各有关院校及参与编审工作的广大教 师共同努力,有关出版社的紧密配合,从1 97 8年至1 985年,己编审、出版了两轮教材,正在 陆续供给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教学使用。 为了使工科电子类专业教材能更好地适应三个面向的需要,贯彻努力提高教材质 量,逐步实现教材多样化,增加不同品种、不同层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不同改革 试验的教材的精神,我部所属的七个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和两个中等专业学校教材编 审委员会,在总结前两轮教材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制订 了1986 1 990年的七五 (第三轮)教材编审出版规划。列入规划的教材、实验教材、教 学参考书等近400种选题。这批教材的评选推荐和编写工作由各编委会直接组织进行。 这批教材的书稿,是从通过教学实践、!师生反映较好的讲义中经院校推荐,由编审委员 会(小组)评选择优产生出来的。广大编审者、各编审委员会和有关出版社为保证教材的出 版和提高教材的质量,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限于水平和经验,这批教材的编审、出版工作还会有缺点和不足之处,希望使用教材的 单位,广大教师和同学积极提出批评建议,共同为不断提高工科电子类专业教材的质量而努 力。 电子工业部教材办公室 -2- 前 l2 本教材系按机械电子工业部的工科电子类专业教材1 98 6-1 990年编审出版规划,由电磁 二场与微波技术教材编审委员会微波技术教材编审小组征稿、评选、推荐出版,责任编委言 华。 本教材由百安电子科技犬学董树义担任主编,天津大学言华担任主审。 本课程的参考学时为60学时(或3学分)。其主要内容为z除第一章为引论外,分为两部 分。第一部分为微波网络特性测量,包括标量、矢量网络参数和Q值测量,以及微波测量的 某些应用 (ANA法测量晶体管S参数和介质参数测量);第二部分为微波信号特性测量,包 括微波功率、微波频率与波长(含毫米波波长)、微波频谱和微波噪声测量。书末附有思考题 与习题、参考实验题目和参考书与文献。在上述内容中,系统、详细地阐述了微波技术中常 用的各种参数测量原理、技术和主要测量方法的误差分析与提高测量精确度的措施。并注意 到国内外微波测量仪器与测量技术的新进展,选取了微波测量的基本内容和近代微波测量的 新成就,去掉陈旧内容,以适应9 0年代微波技术学科的发展水平。如引入计算机辅助测试 (CAT) 的 数学模型、 误差模型和新的校准方法等。 在幸节编排上, 采取 了 从 简 到 繁、 由 易到难和突出重点的新体系,即从易于掌握的测量线技术入门,再以功率、频率与波长等逐 渐展开所学内容,使较为零散的微波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并在总结教学经 验和收集、整理近代新成就的基础上,尽力使本书具有锚序渐进、富有启发性和便于自学的特 点。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除单独形成章节之外,还采取逐步引入、分层讲解的方法,以尽量作 到理论清晰、层次分明地将重点和难点内容讲深讲透。使用本教材时应注意z为贯彻理论联系 实际和培养学生微波测量的基本技能,讲授者可按书末所列参考实验题目,结合本校实验制 情况编写微波测量实验指导书,以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测量原理和提高实际测试能力。在内 容上应以功率、频率(与波长)和标量、矢量网络分析仪为重点。课堂教学应侧重讲解测量 原理和方法。有条件的最好辅以仪器和图例幻灯片进行讲解。学生可通过复习、作业、及实 验课进一步掌握本课程之内容。 本教材由董树义编写全稿:在书稿审订过程中,许多同志都为本书提出不少宝贵意见, 这里表示诚挚的感谢。在收集微波仪器有关资料时,得到同行们鼎力相助,在此一并感谢。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还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殷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