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庐山变质核杂岩基底拆离的变形特征及形成条件-地质科学.PDF
地 质 科 学
2014年4月 CHINESEJOURNALOFGEOLOGY 49(2):529—541
-
doi:10.3969/j.issn2014.02.013
庐山变质核杂岩基底拆离的
变形特征及形成条件
任升莲 张 妍 杨 帆 胡 达 黄 鹏 王 微 张俊杰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 230009)
摘 要 庐山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的3层结构。拆离带是核部隆升过程中盖层滑脱、剪切变
形而形成的,该拆离面是在北东向褶皱基础上叠加杂岩核部隆升作用而形成的波状起伏面。
拆离带在核部以西发育倾向西向、南西向、北西向的面理和矿物生长线理,显示向西滑脱形成
剪切拉伸变形的特征。拆离带岩石以糜棱岩和构造片岩为主,辅以碎裂岩和构造角砾岩。岩
石变形特征表明其既具有韧性变形,也具有脆—韧性变形及脆性变形的特点。核部隆升引起
的拆离变形作用,不仅形成了拆离带,还影响了拆离带以上盖层岩石,形成一个由拆离带向上
由强变弱的变形域。这种规律性递变现象使庐山变质核杂岩具有垂向变形分层、水平变形分
带的特点。拆离带中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对计算得出的变质温度为 653℃~694℃,压力为
056~067GPa。
关键词 庐山变质核杂岩 拆离带 拆离变形作用 角闪石—斜长石地质温压计
- - -
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025291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变质核杂岩的研究迅速发展(朱志澄,1994;张进江
等,1998;Davisetal.,2002)。1993年9月江西省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与构造地质专业
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庐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现场考察会”,使庐山变质核杂岩的研究工作得
到很大的推动。尽管学者们对其有不同认识:中生代混合岩(江西地质矿产局,1984)、
古郯庐断裂带南延强烈变质变形形成的均匀变形片麻岩(马杏垣等,1987)、中生代华南
碰撞造山带残留的飞来峰(许靖华等,1987;李继亮等,1989)、庐山东南麓可能是一个
热穹窿(王凯怡等,1992)、巴罗式递增变质带(王赐银等,1994)、隆起—滑脱构造(毕华
等,1998)和庐山巨型构造透镜体挤出(崔学军等,2002a;李中兰等,2007)等。但近年
来很多学者逐渐认为庐山是变质核杂岩构造(罗庆坤等,1995;尹国胜等,1995)。
随着对庐山变质核杂岩研究的深入,已从原来对变质核形态、结构、构造特征的研
究,延伸至对整个变质核杂岩的变质变形特征、形成年代、形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李武
显,1996;Davisetal.,1996,2002;毕华等,1998;李武显等,1998,2001;Sunetal.,
2000;崔学军等,2002a、2002b;李中兰等,2007;姚丽景等,2007;董树文等,2010;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72222、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编号:1212011121114,
201201044002)和合肥工业大学“庐山地理与地质创新实践基地”创新项目资助。
任升莲,女,1963年2月生,博士,副教授,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专业。Email:ren_lotus@126.com
- - - -
稿回。
530 地 质 科 学 2014年
学刚等,2010),且成果显著。由于拆离带中岩石的变形方式、变形机制、韧性伸展动向、
运动方式,更能揭示变质核杂岩从深部到浅部的连续变形和演化(ConeyandHarms,
1984;Listeretal.,1984;Davis,1988;CarmignaniandK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平直空间下的宇宙质量公式Flatness of the universe, the quality of the .PDF
- 平邑盆地官庄群固城组岩石地层Ξ-山东国土资源杂志社.PDF
- 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PPT
- 并对曲线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PPT
- 并请鉴核-总务处.PPT
- 广东北江流域河流有机碳浓度历史重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PDF
- 广东山区五中小河流河长制治理实践与启示.PDF
- 广东海岛的森林立地分类与营林措施-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PDF
- 广东深圳全新世海岸线变迁和地壳.PDF
- 广东省东部地区的S波速度结构 - 地震工程学报.PDF
- 嘉祥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供参考).docx
- 游戏化营销在品牌传播中的品牌传播策略与品牌传播策略优化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整改与金融风险防范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广播影视行业融合发展的用户需求与体验分析.docx
- 2025年食品添加剂在果冻生产中的安全性评估报告.docx
- 嘉兴xx水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docx
- 2025年光伏电站智能化运维设备智能化改造与发电量提升策略.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NFV在边缘计算中的应用与创新报告.docx
- 2025年模具制造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培训与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中的医疗信息化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