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长白山地区4种常见螽蟖的发声器结构与声学特征-生命科学学院党委.PDFVIP

长白山地区4种常见螽蟖的发声器结构与声学特征-生命科学学院党委.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白山地区4种常见螽蟖的发声器结构与声学特征-生命科学学院党委.PDF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2 级长白山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长白山地区4种常见螽蟖的发声器结构与声 学特征研究 指导教师:王寅亮 小组成员:王剑桥 陈红霞 彭佳玥 荆 彤 刘晓枫 刘小田 胡 迪 实习时间:2014 年7 月1 日——2014 年7 月11 日 中国·长春 二零一四年九月 长白山地区4种常见螽蟖的发声器结构与声 学特征研究 【摘要】鸣声是发声昆虫的主要通讯方式之一。昆虫利用鸣声使种内个体保持信息交流,种 间保持生殖隔离。不同种类的昆虫,其鸣声特征不同。究其原因,在于产生鸣声的发声器结 构存在差异;同时也受到遗传特性、性别、发育程度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受到温度、光照等 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螽蟖总科的昆虫是直翅目的第二大类群,其发声方式为双翅摩擦发声, 并具有声锉和刮器构成的发声器结构。本实验对长白山4 种常见螽蟖发声器结构和鸣声声学 特征进行比较和研究,探讨这4 种螽蟖发声器结构和声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同时, 结合对鸣声数据时域和频域两大特征的分析研究,发现每种螽蟖的鸣声具有很强的种内稳定 性,不同种类的螽蟖鸣声同时具有一定的种间差异性,因此,螽蟖的鸣声差异可以为螽蟖分 类提供数据补充。 【关键词】发声器 直翅目鸣声 时域特征 频域特征 1 引言 1.1 长白山昆虫多样性与螽蟖多样性 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蕴藏了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极其复杂:生长着1800 多种高等植物,栖息着50 多种兽类、280 多种鸟类、50 多种鱼类以及3000 多种昆虫(其中 国家Ⅰ、Ⅱ级保护的濒危昆虫种类各1 种,传粉昆虫300 余种,食、药用昆虫种类也非常丰 [1] [2] 富) 。长白山是中国北方,尤其是东北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关键地区 。 螽蟖属于直翅目昆虫,体型为中到大型;触角丝状,较长,其长度可超过体长;前足胫 节常常具有听器;雄性前翅常具发音器;雌性的腹端产卵器呈矛状、镰刀状或剑状。多数为 植食性,少数为杂食性或捕食性,无寄生性。世界上已经描述的螽蟖有6000 余种,隶属于 1070 属。我国螽蟖种类丰富,现在已记载的至少有 330 多种,而且分布广泛。东北地区有 硕螽科Bradyporidae 3 种,露螽科Phaneropteridae 6 种,螽蟖科Tettigoniidae 23 种,草 [3] 螽科 Conocephalidae 10 种,共计 17 属 42 种 2 亚种 。长白山地区分布有乌苏里蝈螽 Gampsocleis ussuriensis、短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鼓翅蝈螽Gampsocleis inflatus、 恩氏姬螽 Metrioptera engelhardti 、短翅螽蟖 Tettigonia cantans、乌苏里螽蟖 Tettigonia ussuriana、乌苏里姬螽Metrioptera ussuriana 、中华草螽Conocephalus chinensis、中华 寰螽 Atlanticus sinensis 、黑角露螽 Phaneroptera nigroantennata 、姬钩额螽 Ruspolia jezoensis 、秋掩耳螽Elimaea fallax、日本条螽Ducetia japonica 等类群。 1.2 昆虫鸣声机制与功能概述 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同类群形成了不同的发声机制。每个类群的发生机制是它们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对其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众多昆虫的发生 机制,大体可以分为这样5 类:①昆虫身体敲击其他物体发声,②膜振动发声,③空气在昆 虫体内运动发声,④鸣声是昆虫另一种活动的副产品,以及⑤摩擦发声。由于研究对象的特 [4] 殊性,这里重点介绍摩擦发声机制 。 摩擦发声是指昆虫体躯两个不同部位的体表相互摩擦发声。在这两个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