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科举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概说
一�夏商周世袭制
从最高统治者王到各级奴隶主贵族�他们的权位是由自己的后代当然地世袭继承的�他
们世世代代把持着 自己的政治职位和权力�世世代代享受着各种经济特权�这就是世卿世禄
制。先 “亲亲”后 “尊贤”�西周统治者承袭了商代的宗法制度�实行 “立嫡以长不以贤”
的原则�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众庶子封为诸侯。可见这种宗法制度是从血缘关系上保证了权
力、地位的世袭继承�它首先强调的是 “亲亲”。西周统治者也提倡选贤任能�但大多在低
级官吏中进行�对于卿、大夫以上的官爵权位来说�基本上实行世卿世禄制。
春秋战国时期有所变化
�1� 任人惟贤�因功受禄。
�2� 养士之风 。
二�两汉察举制和征辟
1、察举 察举又叫作荐举�是三公九卿、地方郡国相等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把所谓品
德高尚、才干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授予他们官职或提高其官位。如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孝悌力田、茂材异等、孝廉、直言极谏等�
2、征辟 在汉代�由皇帝直接聘请人来做官称为 “征”�
由官府聘请人来任职叫 “辟”。被皇帝征召到朝廷来任官的�多是一些德高望、学识渊博、
闻名于世的人。著名的辞赋家枚乘已经年老�但汉武帝仍征召他到长来。
3、 “任子”制度 。所谓任子制度�是指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期满一定年限 �一般为
三年��可以保举 自己的子弟一人为郎官�充当皇帝的扈从侍卫人员等。苏武的父亲做过代
郡太�所以苏武和他的两个兄弟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又有霍光、杨恽、爰盎等人
都是因哥哥做大官而为郎官的。
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这个制度就是通过品评�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
下下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的人士将被推荐到各级政府中去做
官。这一制度赋予中正官考察各地士人的权力。在初期�他们在品评人物时也还比较注意人
才优劣和舆论的褒贬�使朝廷多少能够掌握一些选官权力
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它很快就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所把持。自从门
阀世族控制了选举大权之后�九品中正制便只家世、轻视才德�结果往往把真正的贤才排
斥在外�而阀阅膏粱子弟则高居显位�形成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从此�
九品中正制就成了豪门世族手中的工具了�反而为他们操纵品评、把持选官大权提供了制度
上的保证。
四�隋唐以后科举制
科举起始于隋开皇七年 �公元 587 年��废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 �公元 1905 年��前后
历时了 1300 余年。
科举制是指朝廷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都可以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
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这种新的选官制度同以前选举制度的根本区别不
在于进行分科考试�而是允许普通读书人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科举制隋朝初
步建立�唐代得到发展�宋代得以完善�明清进入鼎盛和衰亡时期。
二、明清科举制度
1
1、明清科举考试考试程序
明清的科举考试共分以下四个阶段�
�1�童试 �在各府、州、县举行�每年一次�应试者称为 「童生」�童生须经过县、府、
院三个阶段的考试�及格者称为 「生员」�俗称 「秀才」。
a.县试�为童试之初试�考官为知县�共试五场�也有考四场或六七场的。
b.府试�县试录取后�可应府试�童生县试时因故未考者�经过补考一场�也可以准予
参加府试�考官为知府�考试次数与县试同。惟第一场为正场�录取者就可以有资格参加院
试。
c.院试�童试中关键的一次考试、府试录取后可应院试�童生因故县、府试未考者�
经过补考也可以准予参加院试。考官为学政�也称学院、俗称学台�因此也管考取生员的考
试叫做 “院试”。院试分正场和复试�院试录取者称为生员或附学生员�简称 “附生”�又
叫 “庠生”、俗称秀才。各府、州、县都有学宫 �学校��考取生员后由学宫的教官管理�
因此叫做 “进学”、 “在庠” �古代的乡学�、 “入学”、 “入泮”和 “采芹”等。课文一
开头� “范进进学回家。”即指他考上秀才了。
明太祖规定�令天下府、州、县学每年贡生员一人到京师�经过考试录取者可入国子监
�即太学、最高学府�读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