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赵剑峰淮北试验高级中学材料三.PPT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也许是由于长期的压抑,在改革开放最初的10年间,关于服装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有人说,是皮尔?卡丹揭开了中国服装的“红盖头”。 皮尔?卡丹第一次来中国 问题10:请仔细观察改革开放后的服装图片。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原因又是什么呢? 上世纪80年代初,喇叭裤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谁要是穿一条喇叭裤在街上走的话,那就和现在裸奔的效应一样。 当时一些地方对喇叭裤的谴责还上升到了政治高度,穿喇叭裤成了“盲目模仿西方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于是,就有了“剪裤运动”。 据说健美裤(踩蹬裤)唤醒了中国女性的审美和独立意识,它一度泛滥于全国各个层面的女性身上,从学校的小女生到工厂的女工再到街道大妈,几乎人人都有一条这样的裤子。可后来再也没人问津这种裤子。 芙蓉姐姐 犀利哥 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 奥运颁奖礼服 穿在身上的历史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 1、表现: 2、服饰特征: 3、时代特征: 4、变化原因: 穿在身上的历史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 1、表现:异彩纷呈。 2、服饰特征:美观大方、彰显个性。 3、时代特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多元社会。 4、变化原因: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 阶 段 表 现 服 饰 特 征 时代特征 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近现代服饰变迁简表 阶 段 表 现 服 饰 特 征 时代特征 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 男子:长袍马褂到西装到中山装。女子:传统旗袍到改良旗袍。(宽松肥大到称身适体、短袍窄袖) 土洋并存 中西合璧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 列宁装 制服装 绿军装 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独立自主 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异彩纷呈 美观大方 彰显个性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多元社会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问题10:影响近代服饰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中国近现代社会剧变,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2、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中国社会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深刻变化。 3、近现代以来,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交汇与碰撞,推动了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 举一反三: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近代 现代 演变规律 社会原因 鸦片战争后 辛亥革命后 50~7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 衣 食 住 社会风俗 *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赵剑峰 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高中教师远程继续教育首席辅导教师。教育部新课程远程培训历史组核心成员。全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 赵剑峰 专家简介 民国花样杂陈的男女装 土洋并存,中西合璧 宋美龄 倪桂珍 宋耀如 宋子良 宋庆龄 宋子文 宋蔼龄 宋子安 宋氏家族合影(一九一七年) “服饰是时代的外衣。”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段穿在身上的历史。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是一个时代的晴雨表。寻觅其中,鸦片战争以来历史的点点滴滴,都可以透过不同时期人们的穿衣变化来找到最为直接、细微的答案。 穿在身上的历史 ——从近现代服饰变迁看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时代缩影:从溥仪生活照看服饰的变迁 问题1:清朝时,中国男子的传统服装是什么?西装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为何流行?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19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耶鲁大学东方人棒球队——后排左起第四人为詹天佑。 材料一: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成为一大罪状。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 材料二: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的特点,自民国初年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 ——新华文摘?《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问题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人们穿西服的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 。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 材料四: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服制》,规定:男子礼服分大礼服、常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