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到底”香” -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ersity.PDF
Cultural Studies@Lingnan 文化研究文化研究@嶺南嶺南
Volume 22 第二十二期 (2011) : 真亦假時假亦
Article 6
真
1-2011
香港,到底 ”香” 在哪裡?
Ningx i YAN G
Follow this and additional works at : ttp://commons.ln.edu.hk/mcsln
Part of the Critical and Cultural Studies Commons
Recommended Citation
楊凝希 (2011) 。香港,到底 ”香” 在哪裡?。文化研究@嶺南,22 。檢自: ttp://commons.ln.edu.hk/mcsln/vol22/iss1/
6/ 。
This 文化評論 Criticism is broug t to you for free and open access by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Studies at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ersity.
It as been accepted for inclusion in Cultural Studies@Lingnan 文化研究@嶺南 by an authorized administrator of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ersity.
文化研究@嶺南 第二十二期 2011 年 1 月
香港,到底“香”在哪裡?
楊凝希
香港的小販,雜貨店,士多辦館等,其實不過是三、四十年前在不同區域都隨處
可見的事物,而且於三、四十年已在香港不少地區絕跡。對於這些舊事舊物,人
們通常會認為時代既然不斷進步,舊的事物當然應該不斷被淘汰,無須可惜;像
香港市建局那樣,在舊區重建時保留部分舊事舊物作為懷舊的對象便已足夠。而
Ackbar Abbas 提出的消失的空間卻道出面臨被淘汰舊事舊物的價值。這不禁讓我
聯想起現在的香港,除了消失的空間,還有消失的食味 —— 現在的香港,到底
“香”在哪裡 ?
少時叫慣了的豬腸粉,不知何時簡稱為腸粉,若包了餡,如叉燒、鮮蝦、牛肉、
甚至近日的羅漢齋之類,就再簡稱為“腸",聽了總叫人心下不安。人簡稱是親
昵,至親不呼名;物簡稱了,就會與它物混同,雜味紛陳,難免有失恭維。住在
深水埗的陳伯回憶道,最早吃到的豬腸粉是騎車上村的豬腸粉小販賣的。他無名
可叫,賣的或就是他的名字,他下午四點左右上村,踏著單車左右兩旁的扁箱一
邊放醬料竹簽,一邊放紙袋鐵碟。腸粉可以盛回家吃,小販還會問客人要吃甜還
是辣,用竹勺塗上甜醬或辣醬,再撒一層油麻,好的豬腸粉米香濃鬱,柔韌細滑,
乾濕適中,用竹簽串起送到嘴邊不會中途掉落,滋味暖入胃腸。
1
現在腸粉小販已無處可尋,偶爾在深水埗北河街的小販區,在麪檔和燒鵝檔之
側,買到新鮮腸粉。茶樓飲茶仍有腸粉,一碟連醬料可賣二十多元,大多粉質粘
滯,索然無味。為了壯大餐單菜色,腸粉種類繁多,有單純的齋腸,包了餡的,
有叉燒腸、蝦米腸、牛肉腸,甚至羅漢齋腸,除了蝦米腸仍算合味之外,其餘都
是彼此相剋,不融不合。舊風舊物一一消逝,連回味的味道也停在了幾十年前。
回味腸粉後不得不提港式奶茶。飲第一杯奶茶,可謂因緣際會,不復再來。褐色
湯液,赤黃如泥,苦後來甘,論色論味,皆得土地之真。香港奶茶是雜茶,由廉
價的錫蘭與印度粗茶混合,再加濃縮奶精與砂糖,即成補充營養的粗飲,一店只
有一種味道,一店只有一種奶茶。加上港人創始或改造的菠蘿包、雞尾包、椰絲
奶油包、蛋撻、西多士等,飽滯甜膩。英式奶茶是有閑階級的享樂品
(Genussmittel ),本地奶茶則是工人階級的營養品(Nahrungsmittel )。十多年前,
更演變出咖啡混合奶茶“鴛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