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合细菌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摘要:光合细菌培养基的组分是由乙酸钠、氯化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镁、酵母膏等5种原料构成。采用L16(45)正交表,将5种原料作为光合细菌生长有影响的因素,通过试验数理统计的直观和理论分析,对其配方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的配方为乙酸钠3. 3 g/L、氯化铵0. 6 g/L、磷酸二氢钾0. 9 g/L、硫酸镁0. 5 g/L、酵母膏1. 5 g/L、光照3 000 lx和温度(32?2)e时,培养72 h即可达到生长峰值,细菌总数可以从起初的1. 75@109cfu/mL提高到3. 19@109cfu/mL。优化的培养基条件能有效促进光合细菌生长。
关键词:光合细菌;标准曲线;平板菌落计数;正交试验设计;培养基优化
1 试验材料
试验菌种: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
PSB)由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分离、提纯、培养
而获得,主要菌种为沼泽红假单胞菌。
液体培养基基础配方:乙酸钠2. 5 g,酵母膏
2. 0 g,MgSO40. 5 g,NH4Cl 1. 0 g,KH2PO40. 5 g
和无菌水1 000 mL[1]。
固体培养基(用于平板菌落计数)配方:牛肉
膏1. 5 g,蛋白胨5. 0 g,NaCl2. 5 g,琼脂7. 0 g和
无菌水500 mL[1]。
主要仪器:生化培养箱LRH)150B,紫外线
分光光度计Cary 100,自控振荡机ZD,显微镜O-
lympus CX41,蒸汽消毒器YXQG02,电子天平
AG204,振荡培养箱BS)IEA;无菌吸管,培养皿,
试管及试管架、三角烧瓶等常用试验室器皿。
主要试剂:乙酸钠,氯化钠,氯化铵,磷酸二氢
钾,结晶硫酸镁,碳酸氢钠均为分析纯(AR);蛋白
胨,牛肉膏,酵母膏和琼脂均为生化试剂(BR)。
2 试验方法
2.1 光合细菌浓度OD660值标准曲线的测定
2.1. 1 基本原理 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进行光
学密度测定,来获得光合细菌不同标准浓度菌悬
液的OD660值[2],绘制光合细菌浓度OD660值的标
准曲线。
2. 1. 2 操作步骤 标记:取11支无菌20 mL试
管,用记号笔分别标明光合细菌浓度, 0. 00, 0. 01,
0. 02, 0. 03, 0. 04, 0. 05, 0. 06, 0. 07, 0. 08, 0. 09和
0. 10。
接种:分别用10 mL无菌吸管吸取光合细菌
菌悬液2. 0, 4. 0, 6. 0, 8. 0, 10. 0, 12. 0, 14. 0,
16. 0, 18. 0, 20. 0 mL分别放入20mL试管中,加入
液体培养基至20 mL,并用自控振荡机摇晃均匀。
2. 1. 3 OD660值测定结果 2007年6月2日,提
取不同标准浓度PSB菌悬液、液体培养基作空
白;选取波长660. 00 nm,光束模式为双光束自动
选择模式,进行OD660测试,其回归方程为:
y=0. 506 01 x (r= 0. 999 07)
式中, x为光合细菌浓度; y为OD660值;A为截距;
B为斜率。
2. 2平板菌落计数法试验
2. 2. 1操作步骤 取无菌培养皿9套,将光合
细菌菌悬液依次稀释至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置入自控振荡机上振荡,使菌
液充分混匀。用3支1 mL无菌吸管分别吸取
10-5、10-6和10-7的稀释菌悬液各0. 1 mL,分别
放入已做好固体培养基平板的培养皿中,并用玻
璃涂棒将菌液涂布均匀。每种稀释浓度3个设置
重复,及时放入生化培养箱中,调至(32?2)e,
进行光照培养。培养48 h后,取出培养平板,对
各培养皿中形成的菌落计数,算出同一稀释度3
475渔业现代化62007年第34卷第6期 个平板上的菌落平均数,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1 mL中菌落形成单位(cfu)=同一稀释度3
次重复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10[1]
2. 2. 2试验结果
(1)平板菌落计数结果(表1)
(2)PSB菌悬液OD660值测试结果(表2)
表1培养后菌落计数结果表
稀释度10-5
1 2 3平均
10-6
1 2 3平均
10-7
1 2 3平均
cfu数/平板2 262 1 816 1 983 2 020. 3 267 281 226 258 31 42 33 35. 3
cfu数/mL 2. 02@1092. 58@1093. 53@109
注:采集时间为2007-06-06 15: 10: 15;光合细菌(PSB)菌悬液平均浓度=2. 71@109个/mL。
表2培养时光合细菌(PSB)菌悬液OD660值测试表
样品浓度度数值
(g/L)
浓度平均值
(g/L)
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