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玉器初探.PDF
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玉器初探
1 2
索秀芬 郭治中
(1、2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
摘要: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玉器种类有玉管、玉玦、玉锥、玉蝉四种。玉锥出自表土层,为实用器,不能
确定年代和文化性质。玉管、玉玦、玉蝉出自墓葬,都是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类型装饰品。
关键词:白音长汗遗址 玉器 兴隆洼文化 白音长汗类型
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白音长汗遗址位于内蒙古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汗村南约0.5 公里处的西荒山上,西
拉木伦河北岸。遗址周围为大兴安岭南段余脉的群山环绕,山势平缓,山间有大片开阔地
带,遗址坐落在西荒山东侧缓坡地带,墓葬区位于西荒山西部山脊区。1986 年在进行平
双公路(河北平泉县——内蒙古林西县双井店乡)文物调查时发现。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
所于 1988 年首次发掘,1989 年再次发掘,1991 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考
古系联合进行了第三次发掘,三次总计发掘面积7264.3 平方米。清理有聚落围沟、房址、
灰坑、墓葬等,分别属于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南台子类型、小河沿文化。遗址分南北
两区,北区称为A 区,南区称为B 区。
整个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类型、赵宝沟文化、西荒山类型、红山文化遗址地层堆积较
薄,而且不连续,许多遗迹单位开口在耕土层下,直接打破生土。遗址各部分地层堆积不
尽相同,A 区发现的遗迹分属小河沿文化、红山文化、赵宝沟文化、白音长汗类型,B 区
发现遗迹有红山文化、西荒山类型、白音长汗类型,在B 区西南端的山坡上有南台子类型、
小河西文化遗存。A 、B 两区相对的西山坡上有白音长汗类型墓区。Ⅰ号墓区位于遗址西
北部山的顶部,A 区 G1 聚落址( 白音长汗类型)分布在Ⅰ号墓区山东坡的缓坡地带。Ⅱ号
墓区位于遗址西南部山的顶部,B 区 G2 聚落址( 白音长汗类型)分布在Ⅱ号墓区山东侧的
缓坡地带。Ⅰ号墓区和Ⅱ号墓区各有7 座墓葬。
1 玉器出土情况
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玉器数量少,只有8 件,其中 7 件出土于Ⅰ、Ⅱ墓区的墓葬中,1
件出土于遗址西南部山顶的表土层中。
M2 位于Ⅰ号墓区东南部,M1 北1.6 米,M4 东南2 米。地表积石近长方形,南北长
2.24、东西宽1.16 米。墓口平面近圆角长方形,两端稍窄,中部略宽,南北两端较平直,
东西两侧壁微外凸弧出。直壁,平底。长 1.8、宽0.9—1 米。墓口距地表0.15—0.2、墓
深0.4—0.58 米。墓葬方向与头骨方向相同,西北向,为349°。双人合葬。仰身屈肢,
竖膝,小腿叠在大腿骨之下。东侧人面向西,西侧人面向上。东侧为男性;西侧为女性。
随葬品丰富,1 件石核形石锥、2 件螺纹石棒饰、2 件石臂钏、8 件B 型石珠、1 件A 型石
1
珠、1 件B 型玉玦、1 件A 型玉管、18 件C 型蚌饰、1 件蚌器,共计35 件。装饰品大多
按生前佩戴习惯,佩戴后下葬,玉玦位于东侧男性头部左耳附近,玉管位于东侧男性头部
下颌骨下。
M4 位于Ⅰ号墓区中部,M3 北3 米,M2 西北2 米。地表有不规则形积土堆,东西长
2.16、南北宽1.54 米。墓坑为圆角长方形,直壁,平底。长2、宽1.3 米。墓口距地表0.1-0.2、
墓深0.38-0.44 米。墓向为东北向,为35°。人骨保存极差,仅见一小段朽甚人骨,葬式
不明。随葬品丰富,总计22 件,16 件C 型蚌饰,1 件B 型玉管、1 件A 型玉玦、1 件C
型石管、1 件A 型蚌臂钏、1 件B 型玉管、1 件B 型石叶,这些随葬品均置于北半部墓 底。
在墓底北部有一块长条形石板,其下有5 件随葬品。
M7 位于Ⅰ号墓区西北部,M6 西5 米,M8 南12.2 米。地表积石呈不规则形,
东西长1.76、南北宽0.94 米。墓坑为圆角长方形,直壁、平底。墓长1.51、宽0.85 米。
墓口距地表深约0.2、墓深0.5 米。墓葬方向与人头骨方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