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职业道德》福建教育出版社.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道德概述 道德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 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 特殊 的意识形态 ,它是 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依靠社会舆论 ,内心 信念 ,传统习惯来调整人们之 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 间的关系的行 为规范 的总和 ,以及与此相适应 的行为活动 。历史上长期维护封 建道德统治秩序的 “仁、义、礼、智、信 ”,即 “五常”,就是封 建道德 的行为规 范 ,遵循这一规 范 的行为就被认为是道德 的行 为 。当代 中国大力提倡 的爱祖 国、爱人 民、爱劳动 、爱科学 、爱 公共财物等 ,就是社会主义 中国的道德行为规范 ,这些都是调整 人们之 间关系 ,人们和社会之 间关系的行为规则 ,都属于道德 的 范围。研究社会道德的学 问就叫伦理学 。 第一节  道德 的本质与特征 一 、道德 的本质 科学地揭示道德 的本质 ,是马克思伦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 (一)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 在 中外伦理思想史上 ,道德 的本质 问题是一个被说得十分混 乱 的 问题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之前 的观 点 ,主要有两种 。第一 第 2 页 种 ,认为道德是 由精神 、理性或天命决定 的。他们将社会道德现 象作为一种观念 的产物 ,作为上帝 (上天 )赋予人类 的一种先天 禀赋 ,使之成为先验 的规定 。第二种 ,认为道德是 由个人利益决 定的。他们擅长于从人 的 “感情 需要 ”和 “生理本能”上解释道 德 的本质 ,他们狭隘地理解社会经济生活对道德 的某些影响 。由 于无法将辩证 的思维方法贯穿其 中,使得他们最终走 向唯心 的世 界 。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史观 的创立 ,为研究社会道德现象提供 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从而在伦理思想发展 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对 伦理学的研究奠定在合理的基础之上 。 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看来 ,要对道德 的本质进行概括 ,最根 本 的一条就是坚持道德是受物质生产关系决定和制约的社会意识 形态 。道德是社会现象 ,道德 的本质应当从现实的人类物质生活 条件 中去寻求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 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述 各个方面 。 首先 ,物质 资料生产方式 的性质直接 决定道德 的本质与核 心 。在人类 的物质生产方式 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最本质 的 方面 ,它决定社会历史 时期人与人之 间社会经济关系模 式 的不 同,最终表现为利益关系模式的各异 。因此 ,人类社会物质生产 资料 的生产方式决定道德 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其直接 的根源 是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 其次 ,在阶级社会 中,道德具有鲜 明的阶级性 。道德 的阶级 性 ,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对抗性质 。在 阶级社会 中,社会生产 关系直接表现为阶级关系 ,由于人们在生产关系 中所处的地位不 同,阶级利益也就不 同,这就造成 了人们实践方式和生活方式的 差别与对立 。各个阶级 的特定的生活方式 的不断重复 ,使其在阶 级 内部凝聚起来 ,形成一定的道德原则 、规范和道德评价 。道德 第 3 页 的阶级性指 的是不 同的阶级有不 同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一定 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 的。但不可否认 , 在社会风 尚的总 图景 中,人类有共 同的生活规则 。阶级社会各阶 级 的道德 中,确实存在 一些共 同的行为准则 ,如讲卫生 、讲文 明、讲礼貌 ,尊老爱幼 ,诚实守信等 。这些共 同生活规则是人类 在漫长 的进化过程 中积淀而成 的,是全人类 的共 同文化财产 ,是 一个基本意义上 的人 的道德人格 的一部分 。在社会生活 中,这些 规则一旦被取消,整个社会就不可避免地出现 “狼一样的战争”。 需要特别指 出的是 ,这些公共生活准则尽管成为不 同阶级道德体 系的一部分 ,但从未成为主要部分 。且不 同的阶级都是从各 自不 同的阶级利益 出发来承认这些道德准则的。因此 ,决不能把道德 的共同性看成是对立阶级利益的共 同性 。 最后 ,没有永恒 的道德 。道德 的形成 、发展和变化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