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IE基本内容和技法.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E基本內容及技法 簡介: IE英文為(industrial engineering),中文翻譯為工業工程.發展歷程為:起源于19世紀美國人泰勒,他最先提出了動作研究,被后人稱為工業工程之父.成功應用于福特汽車公司,使福特汽車公司迅速崛起.在七十年代流行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 IE是一門集技術与管理于一体的邊緣科學. IE定義:是對人員,物料,設備,能源及信息所組成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設置的一門學科.它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專門知識以及工程分析和設計的原理和方法,對該系統所取得的成果進行确定、預測和評价. 簡而言之, 就是運用人,机,料做最有效的組合, 以達到最有效的產出(OUT PUT) IE目標:是設計一個生產系統及該系統的控制方法.使之成本最低,具有特定的質量水平,并且這种生產必須是在保証工人和最終用戶的健康和安全的條件下進行. IE的特點:(1)以人為中心進行設計,注重人的因素. (2)面向微觀管理:關注減少浪費,降低成本. 基礎IE: IE專業入門課.基礎IE主要內容分為三部分:動作研究,時間測定及現場管理优化. 基礎IE的全過程為:利用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動作分析研究獲得最佳程序和方法,然后再利用作業測定將所有作業制定出標准時間. 第一篇 方法研究 從操作、運輸、貯存、檢驗、等待這五個方面來進行分析.例如檢驗經常考慮以下問題:能否取消或与其他操作合并;能否同時使用多种量具或多用途量具;增加亮度或改善燈光布置是否可減少檢驗的時間;檢驗物与檢驗者眼睛的距离是否合适;檢驗物的數量是否足夠采用電動自動檢驗. 程序分析:程序分析:完成任何工作所需經過的路線和手續即為程序. 常用程序圖,線路圖.程序圖以工作內容為主,線路圖以料件從投入到產 出的路線為主. 操作分析:研究分析以人為主体的工序. 依据人与机器的關系分為人机操作分析、聯合操作分析、雙手操作分析三种. 動作研究:研究分析人在進行各种操作時的身体動作. 人体的生產動作基本可以分為十七個動素.台灣一個教授將動素分為四個同心圓.由里向外依次為1.(核心動素)使用,裝配,拆卸.2.(常用動素,需要改善)伸手,運送,抓取,放下.3.(輔助性動素,生產中越少越好)檢查,尋找,選擇,定位,預定位,持住.4.(消耗性動素,盡可能予以取消)延遲,故延,思考,休息. IE七大手法 1.防錯法(也叫防呆法或愚巧法FOOL-PROOF):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2.動作改善:改善人体動作方式,減少疲勞.使工作更舒適,更有效率 3.流程法: 研究探討涉及几個不同工站或地點之流動關系,借以發掘改善之處. 4.六何分析法即5W1H提問技術:when,who,where,what,why,how. 六何分析表(如下) 逐級提問 第一次提問 第二次提問 第三次提問 結論 六何 現狀 為什么 能否改善 新的理由 WHY 干的必要性 理由是否充分 有無新的理由 新的理由 WHAT 干什么 為何要干 能否干別的 應該干什么 WHERE 在何地干 為何在此干 能否在別處干 應該在哪儿干 WHEN 何時干 為何在此時 能否別的時間干 應該何時干 WHO 由誰干 為何要他干 能否由別人干 應該由誰干 HOW 怎樣干 為何這樣干 能否別的方法干 應該如何干 其實,不僅是工業工程需要5W1H,在處理任何事情都應該運用到這种思維方式. 5.人机配合法. 6.經濟動作(雙手法) 7.抽查法:通過抽查統計能了解問題真象. 四.ECRS四大原則. 1.刪除─所研究之工作,首先考慮取消之可能性,如不必要的作業,不必要的搬運,不必要的檢驗,不必要的停滯. 2.合并──通過對生產線平衡的分析,對不平衡之環節重新整合. 3.重組──改變工作程序,使前后順序,重新的組合,以達到改善之目的. 4.簡化──在經過刪除,合并.重組之后,再對每一項工作作深入分析,晝量簡化動作,使新的方法能產生更高之效率. 五.PDCA循環:与ISO9000中的質量環相同. 方法研究步驟 選擇問題 運用IE手法發現3U(不合理, 不平衡, 不節省) 掌握現狀 運用IE手法調查,研究, 分析 改良方法設計 運用現場布置法或搬運布置法加予研究改良 改良方法試行 依照改良的新方法試行, 并加以統計. 比較新舊方法之結果 依新方法試行結果与原方法在效率,成本方面進行比較 做成結論 改良的新方法是接受或經修改后重新回到步驟4 標准化 經接受的新方法是做成新的工作標准 通過方法研究,目的是建立標准化,及找出問題所在,進行改善. 第二篇 作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